湿地保护 > 水鸟摄影 > 留鸟 > 正文

寻找湿地:为迷失的家园造“肾”

媒体:blog.163.com  作者:刘斌夫
专业号:湿地中国
2008/1/7 17:12:27
在我们的想象里,湿地,四川至少在甘阿凉地区应该普遍存在着的。书本和影视屏幕上生动描述过许多回:当年红一、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红原北缘、若尔盖东缘和南缘那大片大片水土丰茂的沼泽地,许多将士误食野草野果而中毒,许多在前方探路的排头兵身陷丈多深的淤泥不能自拔而献身。红军多少无名英雄不是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永远埋藏在荒芜人烟的沼泽……
若尔盖以南的大草原,原本有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人们已记不清了,后来有了“红原”之名,“红原”即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代代流传,红军长征的路线已被作家们浪漫地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然而,当湿地生态环保专家科考队沿着这条红飘带的路径,在若尔盖、红原的草原昔日沼泽区考查,却遭遇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四川最大的湿地区域正遭破坏。为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源供给初乳的湖泊有的已经干涸,沙漠正一步步逼近草地而吞噬着绿野。越野车过处卷起一带烟尘,潮湿的空气和沼泽淤泥区几已不复存在——如果重走长征路绝对没有身陷泥潭的危险了,草地沙漠化将可能导致沙尘暴,沙漠离美丽丰饶的成都(川西)平原西北边缘竟然没有多少公里远了。我们尚蒙在鼓里!
保护湿地,国际上已将其提升到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国内保护湿地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发出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指示。北京正在其近郊湿地停建高尔夫球场而保留保护天然芦荡;中国西部的湿地沙化问题日益加剧,四川省环保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生态专家们正在起草关于建立若尔盖-红原湿地保护区工程的报告;有识之士在奔走呼吁……
大地“肾脏”关乎你我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生态环保专家马福这样描述:湿地是地球上土壤、水体和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所具有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及其有待继续发掘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生存发展显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湿地对大地的有害物质分泌过滤,对有益物质养蓄收放,与雪山一道供给河流以源泉。若尔盖-红原草地正是调节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大气候的巨大活性自然功能区。但这一带的地质地壤特点与塞北内蒙古大草原及新疆天山草原不同,若-红草原湿地十分脆弱,黄河上游故道积沙上薄薄一层草皮一旦遭遇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之后,不经戈壁等过渡期、过度区,就直接褪化沦变为沙漠。
四川盆地各大、中、小城市周边零星小片湿地区域,是净化污染水、调节城市人居小气候的副功能区。成都南郊的新津、蒲江以及乐山一带幸存着小片湿地。据省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蒲江的朝阳湖、石象湖和陈家镇的长滩水库及滩涂,皆可是营造近郊湿地公园的选址。湿地公园是国际上引入瞩目的最新生态环保公园概念。省环保局自然生态处许处长兴致勃勃地讲,湿地保护依靠政府、非政府组织、团体、研究机构、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建生态环境、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文化和新型的道德伦理观念,保护湿地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护迫在眉睫
-红草原湿地,供给黄河总水源的8.2%。黄河的来源一为雪山,二为湿地,三为支流。湿地作为水源其功能的丰富性远远超过融雪和支流。甚至雪山和支流也依靠湿地蓄养和调节。若-红湿地现存植物100多种、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是中国高原特有野生珍禽物种黑颈鹤的栖息地。这块珍贵的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与涵养水源的水土环境,与巴蜀大地亿万生灵息息相关,时时处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给人一万,人不给天万一。人们在对大自然不断地贪婪攫取。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人们挖沟排水,变沼泽为干燥的草原,是为了超载放牧,扩建牧场,湿地-肾脏被粗暴地割裂开一道道伤口,草场正面临沙化。
在红原北部,开采泥炭,把草原湿地挖开大块大块的坑洞,致使湿地日渐干枯衰竭。泥炭在草皮下封存,有固碳作用,一旦挖开,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挥发四溢,污染着空气。泥炭开掘,无异于挖肉补疮。
在若尔盖,王庆安博士亲睹草场沙化点的进犯势态。沙丘近处,就像散布于草原上生命的坟墓。沙漠如狼似虎地正在一步一步逼近我们,一口一口吞噬着绿野。若-红草原沼泽区呈点状分布的沙化面积约为15737公顷(合为150多平方公里),流动沙丘3420公顷,潜在沙化面积高达51190公顷。这一连串数字令人不寒而栗。
在川西平原及边缘浅丘地区的城市近郊,许多河道因短期行为开发而被侵占或违背自然规律地改道,如将回水湾——保持零星湿地的滩涂、沱湾盲目填塞改直,使湿地大大缩水甚至荡然无存。这无异于对生态环境的湿性自戗。
保护湿地迫在眉睫。
湿地公园有多远
俗语常说“人命关天”,“天”即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关乎人类的生命。人们曾几何时已对大自然及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屡遭重创而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古人常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命哲学观。
建构湿地监测体系、保护体系、立法体系、行动计划和政策决策以及对湿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综合评估审批机制,势在必行。
联合国环保组织已列有117个湿地保护缔约国,荷兰阿姆斯特丹湿地、德国国家湿地公园等地球上1011处湿地列入《国际湿地公约》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列入湿地保护面积72万平方公里。国际上已把保护湿地提升到保护生态安全的高度。
我国的青海湖鸟岛、鄱阳湖水域、洞庭湖水域、黑龙江扎龙黑土、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和香港米埔等7处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我省生态专家王庆安博士、方自力硕士一行深入到若-红草原湿地考察调研,同当地政府官员切磋商  湿地保护一系列可操作性措施。首先是令行禁止采掘泥炭,禁止挖沟排水,同时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改游牧为定居,限地放养,改自由放养为围栏养殖,杜绝过度放牧掠夺资源,倡导畜牧有效经营和科学牧养,减少冬季存栏数,提高入冬出售牲畜量和宰杀量,缓减草场湿地负担,防止和遏制牲畜盲目发展,保护湿地水源涵养,保障“肾功能”。若尔盖县有关领导坦言:湿地褪化,我们地方政府和牧民也有责任;我们近两年在治理沙化、封育草场方面,与环保科研机构协作和共同努力,初见可喜成效。动物学硕士、省环科院生态所副所长方自力在红原县瓦切乡沙化治理区,寻找沙漠特有生物沙蜥,由于治理区草苗始渐生长,而沙蜥却已绝迹,不由悲喜交集。在若尔盖草原花湖一带,中国高原特有野生珍禽黑颈鹤三、四个种群开始自由自在地生长,还发现了雕等野生动物,幸存的生物始渐复归,幸存的积水始渐复回。
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片区治理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大力度从深度和广度综合治理若-红湿地区域。日干乔,在藏语里“乔”即沼泽、低洼之意。省环保部门拟在日干乔以北宽谷沼泽区,计划投资2.6亿元人民币,启动1.6万平方公里面积的“若-红草原湿地保护工程”,将其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区重点项目。这无疑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和关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新津、蒲江至乐山一带,湿地是否已开始受到关注?湿地公园离我们还有多远?
当我们因惧怕一年比一年酷热的炎夏而躲进空调间工作或休闲,不知你是否想过湿地与沙漠是一把双刃剑就倒悬在我们头顶之上?生态环境,与我们朝夕与共;保护生态环境,与我们休戚相关。使我们能够保持自然清纯的生活的湿地,离我们近在咫尺又那么遥远……
阅读 33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