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从小山村的生态变化看封山禁牧效果

媒体:陕西省应急办  作者:赵二林
专业号:灞上人家
2016/2/16 11:09:34

为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诉求,从2012年起,我省倡导和鼓励机关干部利用春节回乡探亲之机,将自己所看到的各地基层现状、所听到的民间百姓声音,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四年来,这一“家庭作业”已经常态化,从省级机关领导干部,到80、90后公务员新军都加入进来,讲述自己身边真实的家乡故事,这些色彩斑斓的纪实报道,促使公务员队伍思想上更加重视群众、情感上更加贴近群众、行动上更加融入群众。即日起,我们继续开设“回乡见闻”栏目,陆续刊发今年省级机关干部职工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所见所闻,与读者一同感受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变化。 

我的老家在韩城市林源乡西渠村,是黄龙山系中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近日回老家住了两天陪伴父母,空闲时和左邻右舍交谈,得知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山村周围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观。

山上无路可走了。十年前,在我们村附近的山沟里,随便沿着一条山沟或者一道山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走到山沟深处或者山梁远处。封山禁牧之后,人走得少了,不管是到山沟、还是山梁,各种灌木、野草长得密密麻麻、严严实实,根本没有办法进去,过去的山路已被灌木野草长得难以通行。

山下河水变清了。十年前,不管是小沟还是小河,只要下暴雨,山沟里泥水马上就冲泄下来,很快汇集到我们村边的河里,河水很快变红、变泥,三四天都清不了;过去,山沟里、小河里的水都是季节性的,山沟、小河上游冬天基本无水。现在,不管是小沟还是小河,整个流域一年都有常流水,而且常清,就是暴雨过后也看不到过去的红水、泥水。

山里野生动物多了。十年前,山上基本看不到野生动物,就是有也很稀少。这次回家我到地里闲转,眼前突然飞起一个东西,好像是野鸡。回家后把这个情况给父母一说,才得知现在经常可以看到野鸡、野兔,而且村里人有时候在山上还碰到野猪、野羊。最有意思的是,我们邻近的老乡,从山里抓了野猪回来专门饲养,通过繁殖,规模已达300多只!

以上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山里生态环境恢复之好。我们村附近山里的变化,只是我省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之后,全省生态环境恢复的一个缩影,也充公说明了封山禁牧政策的正确和远见。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在考虑和思考一个问题,像秦巴山区、黄龙山系这些地方不属于生态脆弱地区,现在生态环境那么好,省上能不能出台一个政策,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和前提,允许当地林业部门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制定一个规定,允许一个山沟一年放几只羊、几只牛进去,这样,既不破坏目前的良好生态,又能达到增长群众收入的目的。

 

阅读 200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