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开幕式现场
主题对话“美丽湿地 生命长江”——长江湿地保护的人和事交流现场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生态之基,在维护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度开发,湿地这一重要“自然资本”的价值正在折损。如何对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一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3年7月18日,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重要组成之一,2013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论坛在贵阳举行。这是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以来,首次将年会地点设置在长江上游地区。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超云在2013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开幕式上表示,贵州位于长江上游,贵州湿地的安危,直接影响到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为了确保这条母亲河的“健康”,贵州还将不断完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在有特殊保护价值但不具备规划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建立湿地公园。
目前,贵州已建立6个内陆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湿地公园4处和2处城市湿地公园。到2020年,贵州将拟建湿地保护区6个,国家湿地公园12个,地方湿地公园18个,恢复湿地6处。
龙超云说,为了推动贵州省湿地建设保护,贵州先后出台《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渔业条例》、《贵州省水土保持条例》和《草海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将为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实施总监李琳博士也在开幕式上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对长江上游支流的赤水河流域进行综合保护的成果。
据了解,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大部分流经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其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分属云南、贵州、四川3三省13个市县,其中贵州占60%。
李琳表示,赤水河流域的保护已经成功地探索和实施了流域综合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的先进管理和保护理念,有利于推动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共同探讨多省份协调机制的建立。
此外,为了更好地交流湿地保护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来自贵州、湖北、安徽、重庆和江苏等位于长江流域各个区位的多个省份代表以“美丽湿地、生命长江”——长江湿地保护的人和事就各自的湿地现状和保护情况在2013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现场进行了对话。
(记者 曾君)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