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江西“破题”绿色经济全国样本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1/18 8:05:59

  “看吧,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园林所所长胡强,一边带领员工给树木编号一边对记者说。这是今年红谷滩推出的数字园林,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和树种拿出不同的培植方案。“鄱阳湖生态文化节要开了,这在全国是独特的创意,而我们的数字园林,也很有创意。”这是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的胡强所感受的。在研究鄱阳湖文化的专家看来,鄱湖的文化中其实时时闪现这种生态智慧。

  A 数字园林背后的生态文化

  走在红谷滩红谷中大道上,你会发现路两侧每棵树上都有一块小牌子。“如同我们的门牌号码,按人行道两侧分单双号,每个号码的背后都是树的成长记录,包括施肥、打药、修剪等等。我们还把红谷滩中心区的土壤划分为五大块进行检测,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再依据树种的特点,针对性地拿出培植方案。目前,树木的登记已完成了60%,通过这种方式,让红谷滩的树长得更好。”胡强说,在“一大四小”工程启动以后,红谷滩开展了“绿海行动”,将红谷滩打造成森林绿海、生态新城,还鼓励单位、居民认养树木。

  胡强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已有50余家单位和5000余名市民加入“红谷绿海”行动,认建认养香樟、水杉、湿地松等各类苗木1.5万多棵。如今,“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园林特色不断延伸扩大,在原绿化基础上共增植乔木110096棵,灌木69万株,草花25万盆。半年来,红谷滩绿意盎然,俨然一幅“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优美画卷。

  “其实,我们在考察鄱阳湖地域文化时,一个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产生兴趣——部分城市的命名仿佛与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生态文明与环鄱阳湖地域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傅修延说,如南昌的“豫章”之名,就与生于鄱地的樟树有关。《江西通志》曾引雷次宗的话说:“(指豫章)郡松阳门右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荫庇数亩,汉官仪谓豫章生庭中,故高帝取以名郡。”九江的地名由来也是因为九条江。这看似偶然的现象,其实正揭示了鄱阳湖地域与生态的密切联系。

  从山江湖工程的实施到已开展两年的“一大四小”工程,让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难怪台湾地区著名作家龙应台今年7月份第一次造访江西时,也不禁惊叹江西的生态之美。现在,已尝到“植绿”甜头的江西,将“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时间延长至2012年,建设总规模由1465万亩扩大到1535万亩。“看吧,到时我们的江西会更美,红谷滩这张南昌市的名片会更闪亮。”胡强憧憬着。

  B 顺应和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

  2010年10月28日,装机总容量达49.5兆瓦的江西省最大风力发电项目——都昌老爷庙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老爷庙区域开始利用它的自然能源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江西省“十一五”规划首批开发的第4个风电项目,也是江西省在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2011年11月底,该项目将全部并网发电,届时,每年可为约8.5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能。

  “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举措,鄱阳湖地区的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的蕴藏量大大多于全省其他地方,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作为最早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成员之一,现任江西师大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傅修延依然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建朱港农场劳动时,他亲眼看到农场对面的湖区农民如何与变幻莫测的环境博弈——湖水涨起之前他们并不拼命加高圩堤,对堤内稻田也不多加施肥和管理,如果洪水漫过圩堤,他们就在水退后捕捉留在田里的鱼虾;如果这一年水未涨起来,他们就主要收获稻米。湖区人民懂得既顺应自然又利用自然,洪水并不等于洪灾,只要应对得法,自然力也可以转变成为人所用的资源。

  “这个细节折射出鄱文化中化害为利的生态智慧。”傅修延说,事实上,历史上发展得较好的鄱地产业,都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结果。景德镇一带“水土宜陶”,山上有高品位的瓷土矿与可供烧窑的松柴,人们便在那里发展陶瓷产业;万年的“冷浆田”富含有机质,特别适合水稻生长,那个地方就生产可以贡奉皇家的优质大米;铅山竹林茂盛水源丰富,当地人捣竹为浆办起了大批造纸作坊。

  在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借鉴这种“宜陶则陶”、“宜稻则稻”、“宜纸则纸”的产业选择思维,这是前人积累下来的极为宝贵的地域发展经验。

  进入21世纪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新兴资源的探索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如鹰潭的“世界铜都”、新余的“光能之都”;景德镇则由“瓷都”向“艺术瓷之都”转轨,鄱阳和湖口着意打造“湖城”和“钢城”;而南昌和九江这两大核心城市的亲水优势,因国内水资源的普遍匮乏而日益彰显。江西提出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本身也就体现出这种生态智慧,鄱阳湖平原行将迎来文化的现代转型。

  C 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选择

  江西在9月份举办中博会后,紧接着是11月20日举办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两者都没有离开“生态”这个话题,在经济飞速发展而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生态”已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美国学者弗·卡特和汤姆·戴尔在他们合撰的著作《表土与人类文明》中,曾经这样勾勒了人类文明的轮廓:“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而言,要生态意味着放弃经济发展,要经济发展则面临生态破坏,这被称为经济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江西却要为这道难题“破题”,使生态与经济有机融合,“不走寻常路”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给全国带来另一个发展样本。

  对此,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有这样的论断:江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地区。如果能够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模式,将为全国各地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现实的示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江西发展,有助于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此外,可以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为展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现实样本。

  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叶青告诉记者,鄱阳湖区域,自古有着重自然生态、重环境保护的人文传统。这是环鄱区域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之一,体现了古代江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在许多地方至今保留着注重山林植被资源保护,尤其重视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的乡规民俗。即使在工商业发展十分迅速的区域,也没有忽视环境的保护和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就蕴含着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思想萌芽。景德镇之所以能够千年窑火不断,并没有对环境造成破坏,就是因为烧瓷器用的窑柴是沿昌江两岸周边山上轮栽轮伐的松树;同时,为了保护本地生态,景德镇人还扩大瓷土与燃料的采集范围,使本地资源负担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从而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江西人创造性地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并以创纪录的速度获批为国家战略。今后,国家具体实施规划中,将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投入的资金将会达到上万亿的规模。若如期实现规划目标,不仅能实现群众富裕,群众生活环境也将大有改观。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荷包更鼓,这种生活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正以文化的角度去诠释这种追求。”

  文/记者郭宁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阅读 36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