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寨港保护区位于海南岛北部,距离海口市中心城区30公里。目前,东寨港保护区面积5240公顷,红树林面积2002公顷。丰富的物种资源使东寨港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珍稀濒危红树植物保存地和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研究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东寨港从何而来?据《琼州州府志》记载,东寨港港湾形成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州大地震地层下陷。地震导致72个村庄沉没,因沉没的村庄中有东寨村,港湾得名东寨港。
1980年1月,东寨港保护区批准成立。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六个湿地之一。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示范性保护区。2012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二十处森林之一。2016年,在海南召开的“加强中国湿地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划型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东寨港保护区被授予“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湿地保护体系项目示范点”。2017年,东寨港保护区在“海南岛海岸带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项目”中,荣获“海南省2016年科学技术二等奖”。
由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东寨港雨季多台风,但温度适宜,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年均水温24.8摄氏度。港湾内广阔的滩涂孕育了红树林的生长和繁衍,也让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留地、中转站、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这里是海南省每年越冬水鸟调查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
据初步统计,保护区记录有鸟类19目52科208种,其中鹭类、鴴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目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鸟类共有21种,占东寨港鸟类群落组成的10.2%,有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等,除此之外,保护区还记录了《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物种53种。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