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养蛙人

媒体: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雷志国刘晓龙孟庆海
专业号:大兴安岭湿地
2012/12/17 16:15: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只有人人都谋事干事、人人都富裕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12月3日上午,汽车在新林镇东南林缘地带穿行,窗外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十多分钟后,终于抵达了“山里人家”,主人李福热情地打招呼,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养殖场,一同见证他的林蛙养殖之路……
  
  交谈中李福回忆,2008年他在新林镇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利用天然的池塘投资建设了一个鱼塘,开始养殖冷水鱼,并多方学习林蛙养殖技术,经过不断摸索,一年后他开始正式养殖林蛙。
  
  在“山里人家”的屋内,谈起林蛙,李福谈得头头是道,“林蛙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东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以东北地区的林蛙体格大、产油率高、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
  
  说着,李福又拿出装满林蛙油的玻璃罐子,告诉记者,大兴安岭水质好、污染少,尽管林蛙出油率并不高,但质量绝对是全国一流水平。目前,他的林蛙油已经拿到哈尔滨销售,还有广州、秦皇岛等地的朋友闻名而来,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几年来,李福养殖的林蛙不仅用来提取林蛙油,也让林蛙走上了百姓的餐桌。目前,养殖规模达到了1000余公斤,扣除保留的种蛙和幼蛙,今年的上市量达到了700余公斤,其中销售到新林区大大小小餐馆的就有几百斤。
  
  随后,李福带着记者来到已经结冰的鱼塘,在已经打好的冰窟窿中,用“地笼”捞出了几斤又肥又大的林蛙,看起来十分诱人可爱。李福说,他每天早上都要将再次结冰的冰窟窿凿开,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捕捞林蛙。
  
  同行的新林镇镇长李道玉介绍说,像李福这样的特色养殖户,在新林镇还有很多。该镇以“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百姓致富”为致富思路,以实施“基地规模化、特色经济产业化、创业致富全民化”为发展战略,不断引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自主创业实践,使职工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截至目前,该镇绿色食品产量1600吨、产值5186万元;餐饮服务业800户,产值6800万元;种植业300户,从业人数440人;养殖业480户,从业人数980人、产量740吨,产值2250万元。
  
  采访结束后,李福热情地拉住记者的手,真诚地邀请我们在山青水绿时再来这里参观采访。我们答应着和他话别,望着他在风雪弥漫中树立的身影,也真诚地的祝愿他在特色养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让他的林蛙和产品走出新林、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20121205091040720
 
       “山里人家”的主人李福和他的员工正在从池塘里捞林蛙。本报记者 孟庆海 摄
阅读 53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