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结果(颜色越深,表示气溶胶光学厚度越大) 资料图片
陕西省气象局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十二五”期间陕西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生态环境整体改善,而关中城市群气溶胶污染严重、红碱淖水体面积继续下降等,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积极应对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全省植被覆盖度,平均为69.88%
《报告》显示,我省“十二五”期间气候处于暖湿期,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56℃,比历史平均(1981-2010年均值)高0.47℃,关中地区及城市周边平均气温上升明显。年降水为675.06毫米,比历史平均偏多49.04毫米,陕北及陕南汉中年降水量增加明显。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植被覆盖度平均为69.88%,较“十一五”增加1.85%,但整个植被覆盖度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013-2015年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植被覆盖度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的渭南、咸阳、宝鸡等市的城市周边地区,陕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基本维持不变。
同时,沙尘天气发生范围和频次明显减少。“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出现扬沙天气212天,沙尘暴15天,较“十一五”分别减少26.13%和54.55%,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榆林市,扬沙天气全省均有发生,但陕北地区占比最大。
红碱淖水体面积,萎缩至31.51平方公里
红碱淖水体面积萎缩速度放缓,但仍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红碱淖水体面积约为31.51平方公里,与2014年相比减少0.29平方公里,较1986年减少27.09平方公里,萎缩达46.2%。
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连续两年下降。2015年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为45.82%,较2014年下降4.19%。虽然气象监测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省气候条件总体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但在相同气候背景下,关中和陕南植被覆盖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陕北退耕还林区和防风治沙区植被覆盖度却出现连续下滑现象。
因此,未来我省在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方面除了要充分考虑陕北退耕还林区和防风治沙区本身具有的植被环境脆弱性外,更需要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持续性及有效性。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