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朱湖湿地北红尾鸲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万清平
专业号:万清平
2020/3/9 17:29:24

5477

鄂东北的三月,春寒反复,如同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冷若冰霜,栖息在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北红尾鸲,早已领教季节的脾气。

3月9日,阴,降温,风比较大,北红尾鸲不喜活动,偶尔露一下面,也是象超级明星那样,快闪得林深不知处。


5474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北红尾鸲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和部分冬候鸟。


5475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北红尾鸲有强烈的领域行为,在繁殖期间若有别的红尾鸲和其他有威胁的鸟类进入巢区,则雌雄红尾鸲立刻飞至跟前鸣叫不已,并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直到外来红尾鸲和其他鸟类离开为止。巢区的大小一般距巢80-150m距离,在80m内从未发现过同时有两窝繁殖。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通常1天产1枚卵,每窝产卵6-8枚,以6-7枚居多。孵化期13天,1年繁殖2-3窝。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仅1.2-1.3g,体长32-37mm,全身除头顶、枕、两肩和背有少许纤羽外,全身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4548
路远林深不知处

 

阅读 158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