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协会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湿地保护协会
专业号:中国湿地保护协会
2017/10/30 16:17:02

沿海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交错带,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湿地资源,不仅具有提供水产品、净化水质、蓝色碳汇、缓减风暴潮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系统服务,而且是众多迁徙水鸟繁育、停歇和越冬的关键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区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是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指导,阿拉善SEE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资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织编写。其编写与发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民间保护力量的成长;影响滨海湿地管理部门,推动湿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该报告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为中国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绿皮书》中介绍了中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保护进展和热点问题,面向的读者主要是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政府官员、湿地类型保护区与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与技术人员、NGO人员、研究人员和关心湿地与候鸟保护的公众,特别是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绿皮书》已在2017年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发布。《绿皮书》重点分析了过去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湿地保护的十大进展,系统介绍了亟待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并对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及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健康指数进行了全面评估,是我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的第一份“体检报告”。

“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是《绿皮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梳理了近两年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湿地保护政策、滨海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工程、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公众意识与参与机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进展。

“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遴选标准

1.关注层级高

沿海湿地保护得到中央和地方决策层的重视,并通过立法、政策、规划、项目等形式贯彻落实。

2.保护投入大

在沿海湿地保护事业中,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或财力,并收到显著效果。

3.公众参与广

与沿海湿地保护的相关活动得到公众认可,并使公众在相关活动中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4.管理创新强

在沿海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理念、组织形式、科技成果或管理方法。

5.社会影响深

沿海湿地保护与管理中的某些实践或事件,对提高社会公众对沿海湿地保护的认识发挥长远而重要的作用。

 

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

1、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国务院于2016年11月30日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未来湿地保护与管理将以总量控制湿地面积、提升湿地功能为目标,围绕明确分类分级管理湿地,完善湿地用途监管、修复和监测等制度,创建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等展开。这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到“全面保护”。

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总体目标:“对湿地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逐步从落实完善湿地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和完善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逐一落实。其中,参考美国“零净损失”政策提出的“先补后占、占补平衡” 及“要求恢复或重建的湿地与被占用的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原则,有望将“湿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落到实处,同时体现了国家对湿地质量及对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视。

2、国家林业局编制《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

2017年3月28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务院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增加湿地面积,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恢复退化湿地14万公顷,新增湿地面积20万公顷(含退耕还湿);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科普宣教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明显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3、国家海洋局颁布海岸线与滨海湿地保护的政策

针对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严峻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法规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海域海岸带的保护治理的重大科研项目和滨海湿地修复治理工程。

2016年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并由国家海洋局于2017年1月19日印发。这是我国首个专门关于海岸线的政策法规性文件,弥补了我国海岸线管理的空缺,为依法治海、生态管海,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6年12月26日,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海洋部门要以坚持生态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分类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管理工作。

近两年,我国海域海岸带的保护治理重大生态工程和项目包括: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南红北柳”生态工程,“生态岛礁”修复工程,“银色海滩”岸滩修复工程,横琴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等。

江苏东台滩涂围填海工程  于秀波 摄

4、深圳湾“政府 专业机构 社会公众”的社会化参与自然保育模式

红树林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7月,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环保公募基金会。致力于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的保护和公众环境教育,创建“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

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由福田区人民政府等五家政府机构共同建设,生态公园面积约为38公顷,位于新洲河与深圳河交汇的入海口,西靠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邻深圳湾,是一个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海湿地公园。

2015年11月,福田区人民政府和红树林基金会(MCF)签署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红树林生态公园综合管理的战略合作关系,将生态公园的日常综合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科普教育任务委托给红树林基金会(MCF),成为国内第一个由政府规划建设委托公益组织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

基于生态公园“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和“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地位,红树林基金会(MCF)在公园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生态保护以及自然科普教育两个方面,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生境改造与保育、自然科普教育等。

 

建成前后的生态公园(上图:建设前;下图:建成后)

5、“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在福州成立

2015年6月17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倡导发起的“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在福州宣布成立,并召开首届研讨会。会上宣读了《福州宣言》,通过了《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章程》。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是继长江、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网络之后,我国创建的第三个湿地保护网络,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倡导发起,成员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包括11个沿海省份的湿地管理部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及相关保护组织。为提高中国沿海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整体效能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在网络成员之间分享实践经验和促进协调一致的保护行动和信息共享。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职能是沿海湿地类型保护地的保护网络,建立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合作伙伴网络,作为对话、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研发并运行沿海湿地与水鸟的信息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组织方式是定期召开网络年会。每个年会设定一个主题,由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林业厅(局)和湿地保护地轮流承办;组织和协调沿海湿地保护地管理局(处)、观鸟会和非政府组织、观鸟志愿者共同开展沿海水鸟同步调查。在年会中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每年设立一个专题,也可根据情况,组织专题性或区域性的技术培训。针对沿海湿地与候鸟保护的热点问题,制定沿海湿地与水鸟保护宣传战略。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2015年6月17日在福州成立

6、“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

2015年10月19日,“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项目由老牛基金会资助,保尔森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执行。

该项目研究确定的140 个优先保护区中,目前仍有49.3%还处于保护空白。研究提出了107个建议列入国家首批生态保护红线的滨海湿地,排出了需要优先安排的20个重要性较高的滨海湿地点,列出了11个亟待保护的滨海水鸟栖息地。总结了中美两个的优先湿地保护与恢复案例,提出了我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优化模式和行动指南,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成果由国家林业局、保尔森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分布贾亦飞

 

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提出六项建议

1、加强国家层次湿地立法与制度建设,开展滨海湿地资源资产确权、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试点;

2、重新评估并暂停实施已批复的滨海湿地围垦和填海工程项目;

3、继续实施滨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开展湿地保护投融资机制试点;

4、新建滨海湿地类型保护区或扩大保护区范围,填补保护空缺,并列入滨海湿地生态红线名录;

5、加强滨海湿地监测与评估,启动滨海湿地恢复的专项科技行动计划;

6、发挥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平台作用,促进公众参与。

项目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环境报、第一财经、科学时报、财新视频等11家媒体对研究成果及相关人员进行专访。Science、China Dialogue、New York Times、Ramsar网站、EAAFP网站、《中国环境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中国国家地理》引发专栏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项目成果发布会之后,项目相关成果持续发酵,我国滨海湿地相关保护部门真正意识到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项目提出的中国11块亟待保护的滨海湿地已经由项目资助方之一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先生提交给了相关的6个沿海省份,并得到积极响应。江苏省叫停了东台“条子泥”围垦计划,河北省已规划筹建滦南湿地保护区。

7、崇明东滩治理互花米草入侵取得明显成效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以下简称“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是针对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态势,主动采取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途径,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改善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质量的重要举措。

针对互花米草入侵的问题,保护区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出了“围、割、淹、晒、种、调”的互花米草综合治理经验,在摸清内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趋势后,对互花米草入侵区域实施物理治理和修复。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总面积为24.2 km2,总投资为116014万元。该自2013年9月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实施完成。项目工程获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也被评为2016年上海市水利工程金奖。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与效果图张斌摄

修复后的区域招引迁徙水鸟效果明显张斌摄

8、七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清网行动”

针对日益猖獗的候鸟捕杀等非法行为,2016年10月1日,国家林业局召开电视电话会,对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做出部署,宣布自2016年10月18日至11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40天的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的“清网行动”。

2016年11月-12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相关部门共派出六个督导组,赴全国20余个省区监督检查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本次“清网行动”的重点是强化对候鸟等野生动物集群分布区、繁殖地、越冬地、迁飞停歇地及迁飞通道等重点区域和线路的野外巡护看守,严防使用网捕、毒药等违法工具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的活动,加强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交通运输等环节的执法检查,密切追踪网上野生动物及制品交易信息,阻断非法运输、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链条,取缔非法交易黑市。

滥捕滥杀野生候鸟王建民

本次“清网行动”源于天津/河北交界的万米鸟网事件。2016年9月28日,天津护鸟志愿者团队在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道与河北唐山市交界处芦苇湿地内,发现大量非法捕鸟网。之后又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等地发现了“万米网海”,共解救野生鸟类数千只,拆除捕鸟网近5万多米。此事件经央视、澎湃等媒体报道后,各大门户网站均列入首页头条,震动全国。国家林业局派出督察组前往事发地了解情况,此后启动了“清网行动”,并与公安部、工信部等七大部门联合行动,下发“关于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食和非法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

七部门联合清网行动拆网地点  夏少霞制图

9、2016年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成功举行

2016年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是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组织,黄渤海地区相关环保、林业、海洋部门的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等近30家单位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荷兰的国际鸟类专家共同合作完成。同步调查时间是2016年4月18-24日(1周时间)。调查范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6省市,岸线总长约6500 km。另外,宁波杭州湾湿地也在此次调查范围内。

此次调查共发现35个水鸟种类达到了国际重要意义的标准,调查所选定的18个调查区域,其中国际重要湿地5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块,省级自然保护区1块。

此次调查同步开展,在18个地点记录到120个水鸟物种,总数80余万只,其中35种达到1%国际重要意义标准,充分说明了黄渤海沿岸湿地在“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也是湿地国际在时隔10年后再次组织开展黄渤海湿地水鸟调查的意义所在。

 

黄渤海水鸟水鸟同步调查点段后浪制图

 

10、“任鸟飞”项目推动民间湿地保护

2016年3月阿拉善SEE基金会正式发起,与红树林基金会(MCF)共同打造“任鸟飞”项目。该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以科学调查为依据,通过民间机构发起行动、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搭建与官方自然保护体系互补的民间保护网络,建立保护示范基地,进而撬动政府、社会的相关投入,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

2017年“任鸟飞”项目支持了28家机构的32个湿地保护项目,其中有9个项目地块为国际重要湿地。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是5万-15万元,共资助300.07万元。资助的项目活动包括湿地基础信息收集、地块威胁监测、鸟类调查与监测、自然教育、反盗猎和鸟类救护等。

SEE资助项目点分布图  夏少霞制图

 

图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和网络

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

本文仅供学习,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阅读 735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