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本溪】一寸风景一寸金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辽宁湿地1
2017/2/14 9:19:12

 

来源: 本溪日报        

 

 

——培育“新动能”推动大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枫林谷篇

发展大旅游产业是我市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突破口,更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因此,依托本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围绕“建成中国北方著名国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这一预期目标,全市上下可以说做足了工夫,想尽了办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推动大旅游产业发展,从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培育“新动能”推动大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报道,通过对我市旅游产业中的成功范本进行剖析,以期为全市上下发展大旅游产业提供借鉴、引领。

核心提示:

桓仁县生态资源丰富,2016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79%,位居全省各市、县之首。然而,作为全省的林业大县,2012年以前,8家国有林场549名职工却“靠山吃出了穷肚子”,多年来始终处于贫困边缘,职工人均月工资不足1700元。2011年,桓仁整合8家林场资源开发枫林谷,变砍树为看树,在短短4年里,开发出枫林谷旅游景区,实现跨界腾飞,成为全国林场改革成功的典范。

转眼间 549名林业工人成为守着46.1万亩绿色林地的“林老穷”

“你知道吗?有一种痛苦,叫做美丽的贫困。俺家可谓林业世家,俺爸1958年上班是和平林场的第一批职工,那时的和平林场,林子多的连路都没有,春是百花山,秋是五花山,野果遍地,不知名的鸟儿老鼻子了,每年采伐的林木3000多立方米,那时俺林业工人老牛了,在桓仁被称为林老大。没成想到了2003年山上可采伐的木头越来越少了,到后来一点指标也没有了,林业工人成天没活干,有时工资都开不出来,穷的叮当响。”枫林谷景区前身和平林场老职工见记者提起桓仁8家林场转制前的状况,顿时打开话匣子。

曾经是中国东北林海里自豪的林老大,一下子成为贫穷的“林老末”,谁的心里能好受?

建国初期,桓仁茂密的林业资源曾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一直是桓仁县引以为自豪的历史记忆。桓仁县的8家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46.1万亩的林地,2003年,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全县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天然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只能依靠为数不多的人工林维系生计。据2011年统计,8家国有林场可采资源仅剩6万立方米,仅够维持到2017年,可采人工林资源枯竭,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有林场收入年均减少近50%。一时间,林业部门生存陷入艰难的局面。而这些国有林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保险以及部分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全部由林场自身负担。2012年,8家国有林场实现收入1100万元,职工工资、保险等支出为1138万元,刚性支出难以保证,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导致群访、越级上访不断,干群关系紧张,林区不稳定因素增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转眼间,林业工人成为了守着青山过穷日子的“林老穷”。

转观念 弃砍树变观景,圆梦绿色美家园

要绿色,还是要经济?要发展,还是任其萎缩?其实,在全国,像桓仁县这样面临林业困境的地方比比皆是。涉林产业往哪里走,一直是各地区各级政府研究探讨的课题。桓仁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生态立县和旅游强县两大经济发展战略,敏锐地看到了林业发展新的商机,那就是推动林业转型到旅游产业,实现不砍树,也要富的林业发展目标。

他们认为,近年来,森林旅游是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既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良性循环发展。枫林谷生态环境优良,气候适宜,枫叶景观优美,地貌形态多样,交通便利,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具备发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201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一区二镇三带”旅游发展规划中,把打造回龙湖东北亚特色农业观光带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明确提出桓仁国有林场要转型发展森林旅游业、变砍树为看树,实现“不砍树、也能富”。县林业局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开发建设枫林谷发展森林旅游业同推动国有林场转型发展捆绑一起来抓,在辽东大地上,树立起一面林业转型的大旗。

“搞旅游,那不扯淡吗?这穷山沟,俺一辈子都看够了,还让外边的人花钱看,谁信呀!”这是采访时和平林场设计队张队长对记者说的话,他说:“那时一听说场子要转行搞旅游,工人们没有一个人相信的。”其实,枫林谷的开发计划一出台,就连县里的一些干部也有人持怀疑态度。面对质疑,桓仁县的决策者们没有动摇,而是在多方考证和实地考察基础上,聘请四川九寨沟规划设计团队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枫林谷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和平林场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集红叶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山地运动为一体的辽宁首个森林生态旅游度假景区。

2011年11月,由全县8家国有林场共同出资,分别入股,筹集启动资金2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桓仁枫林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枫林谷森林公园。根据股份制企业管理要求,还专门成立了枫林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由主管国有林场的林业总场场长担任,枫林谷所在和平林场场长担任总经理,其他7家国有林场场长为董事,明确权责,完善运行体制机制,确保景区管理科学规范。开发建设过程中,林业局从10名班子成员中抽调6名局领导,成立工程建设、景区管理、景区营销、景区宣传、信息化建设和申

报4A级景区六个领导小组,由局长、书记负总责,其余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

开发建设枫林谷森林公园规划成型后,受到国家、省、市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在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在考察时,对县林业局的作法给予充分肯定。省林业厅厅长奚克路在听取县林业局汇报时,对县林业局的作法给予高度赞扬。现任本溪市市长、原省林业厅主管国有林场的副厅长田树槐考察公园时说:“开发建设枫林谷的模式,是辽宁国有林场转型经营的一面旗帜。”

为把枫林谷景区建成国内一流的赏枫圣地,枫林谷全部按照4A标准建设,景区的木栈道全部采用防腐木铺设,厕所按照5星标准建设,五彩路运用5种不同颜色的高标准工程混凝土铺设,树屋、木屋、茶吧等森林氧吧基础设施全部采用实木建设。同时,他们还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游步道优先选择在原林道的基础上改扩建,尽量避开林木,最大限度的保护森林植被,保证景区的原生态景观。四年来,枫林谷共投入资金近1亿元,完成游客中心、停车场、游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水、电、路、讯、接待服务设施。同时,通过文化入驻、生态划分,使枫林谷成为生态文化、森林文化、红色文化、枫叶文化四种文化互相依托,多处精品景点独显特性的旅游胜地。

转方式 枫林谷实现跨界腾飞

在枫林谷建成后,县林业局积极开展营销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枫林谷知名度。积极参加《森林与人类》杂志举办的寻找“中国森林氧吧”活动,获得“中国森林氧吧”荣誉称号;先后被同程网评为“2015年度最受欢迎旅游景区”、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网评为“2015中国十大旅游景区”、2015中国旅游总评榜评为“年度最具魅力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全国“枫林谷”杯太极拳赛和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等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枫林谷森林公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2016年,枫林谷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收入1200万元。

枫林谷的建设,快速地改变了8家国营林场的现状,发展森林旅游后,和平林场已经彻底转型为森林公园,干部职工成为景区的管理员、服务员和护林员,收入骤增,变成了最富裕的林场。枫林谷成功开发,带动了其他7家林场的发展,2016年,枫林谷承接林场富余职工77人,为林场节约开支224万元,富余职工得到安置,国有林场负担减轻,为国有林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枫林谷森林公园运营后,职工收入大幅增加。2016年,职工月工资普遍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目前,枫林谷成为了国有林场职工的“定心谷”。和平林场一名老职工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感触地说道:“原来站着的树更值钱”。

枫林谷的开发,受益的不仅仅是桓仁的8家国营林场,还有枫林谷当地的普通百姓。今年50岁的赵尊强本是当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在土里生活大半辈子的他近年来为了生存常到外地打工挣点零花钱。枫林谷开发后他看到游客激增,就在自家院里支起了几口大锅开起农家乐饭店,每年能收入3万多元。如今,枫林谷景区周围已经开起了40多家农家乐饭店,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转变思想就是生产力,枫林谷通过跨界转型,实现了由穷到富的脱茧蜕变。如今,在中国枫叶旅游项目上,她像一只振翅在辽东大地上的彩蝶,翩翩起舞,成为“辽宁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工笔画写生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森林体验基地。

 

 

 

阅读 77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