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味觉
每逢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为了做顿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几乎耗尽了所有的脑细胞,却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每每这时,大家总爱讲一个关于“尝尝味儿”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我。那时我才7岁。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很落后。那时候的小孩子,最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很多道菜,才会有饺子,分到水果糖块儿。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会给我们做“过油的”(其实就是挂浆)吃。在这个时候,我不再和小伙伴满世界的疯跑,而是乖乖的待在厨房里,看母亲做“过油的”。
那时做“过油的”原材料只有土豆。母亲将削好皮的土豆洗净后切成三角块,然后放在用鸡蛋和土豆粉调和好的糊里“抓糊”。等锅里的油沸腾后,用筷子夹着放进去。哗哗响的油锅里,油花裹挟着土豆块翻滚着,我在一旁看着,不断地问母亲什么时候会炸好。母亲说很快就好,等着吧。终于母亲将炸的金黄的土豆块用笊篱捞出来,沥沥油放在盘子里,继续炸下一锅。看着盘子里诱人的土豆块,我的哈喇子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一种急切想吃到嘴里的欲望迫使我伸出手,跟母亲说:我想尝尝味儿!得到母亲允许后,顾不上拿筷子,抓起一块就放到嘴里。刚出锅的土豆有些烫,我来不及细嚼,就咽到肚里。只觉得酥酥脆脆的,似乎没尝到什么味道,就又拿起一块。还是觉得不过瘾,就继续“尝尝味儿”。没等挂浆,一盘子土豆就被我全部吃光了。等母亲捞出第二锅,盘子只剩下油星了。母亲嗔怪地拍了我一下说:“你这味儿尝了一盘子啊!”至此,“尝尝味儿”就成了逢年过节家人调侃我的保留曲目。
如今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也曾经做过很多次“过油的”给我的孩子吃。可是不论怎么做,原材料怎么变换,孩子和我都是只吃一两块就不吃了。吃遍了山珍海味,南北大菜,却总有一种食之无味的感觉。在生活变得好起来的同时,一度远离餐桌的粗茶淡饭,又开始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然而当年“尝尝味儿”所带来的味觉感受却很难再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