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美!溱湖观鸟 正当其时

媒体:姜堰微视听  作者:陆夕勇、钱云鹏
专业号: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2020/12/3 16:48:51
认识这些可爱的“朋友”

溱湖湿地处于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区域,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目前,溱湖湿地迎来冬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已有30多种冬候鸟飞来越冬。其中以雁鸭类和鹭科鸟类为主,在雁鸭类中,斑嘴鸭数量最多。

根据目前观察的纪录,在雁鸭类中,斑嘴鸭最多,大约2000只,占野鸭总数的六成以上。另外,绿头鸭600只、绿翅鸭260只、赤麻鸭420、赤颈鸭300只、针尾鸭120只。
神秘客人——野生白天鹅

 

这几天,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候鸟监测员丁文斌、夏惠正忙着寻找去年曾途径溱湖湿地的白天鹅群,他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小白”。

上午八点多,丁文斌、夏惠就背上照相机、望远镜,带上笔记本,开始一天的工作。10月以来,他们每天都拿着望远镜观察湖面、草丛间的鸟儿,记录它们的踪迹。

丁文斌、夏惠口中的“小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又叫短嘴天鹅、白鹅、食鹅。一般过了10月份,它们就会结对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每年3、4月间,它们又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去年11月中旬,他们首次在湖面上是观测到了六只越冬过境的白天鹅。

 

小天鹅

小天鹅,又叫短嘴天鹅、白鹅、食鹅。它是飞高冠军,飞行高度可达9千米,能飞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一般过了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

数量最多,来得最早——斑嘴鸭 

候鸟中斑嘴鸭数量最多,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来到溱湖过冬的候鸟。溱湖在雁鸭类中,斑嘴鸭最多,大约2000只,占野鸭总数的六成以上。

斑嘴鸭

 

斑嘴鸭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至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等地。斑嘴鸭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一般10到11月飞来本地越冬,来年3月份到北方繁殖。

 

10只鹬类新秀——丘鹬

 

近五年来,溱湖湿地开始出现丘鹬的身影。溱湖水中的小虫小鱼小虾蟹,是他们口中的美食,也是吸引他们前来的重要原因。

 

丘鹬
丘鹬,体长35厘米,是一种涉禽。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夜晚和黄昏才到附近的湖畔、河边、稻田和沼泽地上觅食。它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春季最早于3月末4月初迁到东北长白山,秋季于9月初至10月末南迁。丘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生态越来越好,候鸟逐年增加
近年来,风景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年都有上百种候鸟来此越冬,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候鸟,溱湖风景区通过疏通景区水系,铺设生态栈道,营造最佳鸟居环境,留住了很多过境候鸟。

景区在绿化和水质净化上投入较大,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加,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多,各种鸟类生活的环境逐渐显露出其差异性。例如雁鸭类,喜欢在水面比较宽阔的地方,喜鹊湖就是它们的首选,而溱湖大批的芦苇荡,则比较适合鹭科,夜鹭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栖息在芦苇荡里面,芦苇荡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

湖观鸟小贴士

在溱湖湿地,观鸟的最佳地点有很多。

例如湿地体验园,水面开阔,最常见的有鸳鸯、野鸭、黑水鸡、小䴘,冬日午后,这些小东西常在水面嬉戏追逐。

鸟类摄影爱好者如果想抓拍候鸟,首选地应该是地处湿地深处的阅鸟小轩。这里是湿地内专门为观鸟、拍鸟爱好者设置的观鸟台。

视野开阔,且直面湿地腹地,周围都是芦苇荡,没有船只经过,是珍稀候鸟停歇觅食甚至繁殖的理想地。长焦镜头可以够得着,候鸟也不会受到惊吓。在悦鸟小轩,可以观赏到群居的候鸟在午后的水面小憩安眠。

阅读 334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