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
海南岛共产生了8个省级鸟类新记录
快来一起围观吧!
1. 短耳鸮(Asio flammeus)
1月14日,越冬水鸟调查时,昌江组组员在昌化江入海口发现一只短耳鸮。
发现人自述:越冬水鸟调查的最后一站,大家在海边观测并记录小黑背银鸥的踪迹,在沙滩上仔细留意环颈鸻的动态,而草地里不时有云雀一飞冲天。之后大郭带领着队友们穿过岸边的一片草地,那里生长着低矮的灌木和野菠萝。忽然,两只大鸟腾空而起,经确认是短耳鸮。组员将拍摄的照片发到记录中心群后,被认定为海南首张短耳鸮的生态照。组员们都很高兴,这一记录也成为昌江组此次调查的完美收官之作。
短耳鸮(Asio flammeus),郭能为/摄
2. 西伯利亚银鸥(Larus vegae)
2月10日,发现人添添在儋州光村银滩记录到一只银鸥。海南常见的小黑背银鸥成鸟脚为黄色,而该银鸥脚显粉红色,且背为灰色而非深灰色,颈部有褐色斑。可以确认为海南历史存疑的西伯利亚银鸥。
西伯利亚银鸥(Larus vegae),添添/摄
3. 黑叉尾海燕(Hydrobates monorhis)
10月22日,小红书用户勇敢的小黄在三亚后海村捡到黑叉尾海燕(Hydrobates monorhis)。
黑叉尾海燕(Hydrobates monorhis),勇敢的小黄/摄
4. 红脚隼(Falco amurensis)
11月2日,薛美丽在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海尾镇水田位置发现一只红脚隼。
发现人自述:那天我带着考察团考察湿地,正在介绍湿地的保护工作时,天上飞来一只黑鸢,我就让考察团成员看黑鸢,我也习惯地举起相机,拍下黑鸢,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还是要抓住机会,希望拍出黑鸢的高清照,就在这时,一只小猛禽从黑鸢下方极速飞过,我毫不犹豫地对着它按下快门,当时的感觉就觉得它有些特殊,会不会是红脚隼?
红脚隼(Falco amurensis),薛美丽/摄
笔者注:红脚隼于2022年11月即被薛美丽发现于海尾国家湿地公园,但未意识到这是海南岛新记录。海南岛鸟类名录亟待公开与及时更新。另外,鉴于红脚隼在广西北海、广东湛江较多的过境记录,以往海南岛缺乏红脚隼的记录应当归因于观鸟人群较少,所以红脚隼在海南岛鸟类名录中列为ⅠA而非因为是新记录列为ⅠB(见后文更新的《海南岛鸟类名录2024》)。
5. 栗头鳽(Gorsachius goisagi)(马丁等, Under review)
发现人马丁自述:2024年11月3日下午6点左右,我在海南华侨中学(高中部)校园中,下课后从北楼去食堂的路上经过一棵小叶榕树时,在树底下发现一只棕色的鸟。鸟的外形酷似一只企鹅,通体呈棕色,脖子较长可任意伸缩。当时由于光线昏暗,只能初步判断是一只鹭科鸟类。11月4日,我再次仔细观察这只鸟颈背呈栗色,腹部有棕黑色斑纹,眼周围为黄色,嘴巴尖长,白天在树上一动不动,晚上七点四十准时下地觅食(或许跟学生作息有关),在榕树下的草地里抓蚯蚓,动作快准狠。经过一天的观察,我认为它可能是栗(头)鳽随后联系班主任李丹老师。8日傍晚,海口湿地中心陈松主任拍摄了该鸟类清晰图片并在之后正式鉴定为栗鳽,确定为海南省鸟类新记录。之后我们在报备校领导之后在校内架设了几台红外摄像机对栗鳽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录,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栗头鳽(Gorsachius goisagi),陈松/摄
6. 红背伯劳(Lanius collurio)
11月20日,发现人刘兆瑞(怀念汶河)在陵水县椰林镇坡留村农田发现一只红背伯劳。发现人自述:11.20日在陵水县椰林镇坡留村的田埂上灌丛中,看到一只伯劳有点陌生,大小模样似牛头伯劳,又像红尾伯劳,苦于没带相机留下影像。次日带相机再去,庆幸那只伯劳还在。这只伯劳一会儿在灌丛中休憩,一会儿飞下来捕食,很配合的让我记录了正面、侧面、背面照。这次看清楚了:头颈部背部似红尾伯劳的棕色但是颜色比红尾伯劳更深,背部的色调更近似虎纹伯劳,且有黑色斑纹;干净的胸腹部上密布黑色鱼鳞斑。凭直觉是一种未见过的伯劳,会是哪一种呢?感谢©海东青©孙不三©鸻鸟等老师帮助鉴定物种!经©鸻鸟老师联系咨询海南鸟类记录中心人员,确认红背伯劳是海南省鸟类新记录种!
红背伯劳(Lanius collurio),刘兆瑞/摄
7. 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
11月22日,发现人陈俊宏(OBJ)在海口火车站湿地记录到一只白眼潜鸭。
发现人自述:踩着海南秋迁的尾巴,前往海口火车站湿地观鸟,想看看鸭子们有没有按时到来。按照计划,先是在博养村的几个水塘里看了一圈,一无所获,本以为要空军了,好在后面在龙头下村的塘里看到了几只琵嘴、绿翅和斑嘴鸭,也算是达成了目标。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开始返程了,在返程时又路过来时找鸭子的一个塘,顺手就拿起望远镜扫了一遍,不经意间就看到一个深色的小家伙待在塘的某个角落里,因为距离较远,只能初步判断是只潜鸭,随后悄悄接近拍了几张照片,照片第一眼看去以为是凤头潜鸭,但仔细一看又不太像,后面经过向各方考证,才确定这货是白眼潜鸭,真没想到加了个新,也为海南省贡献了白眼潜鸭的第一笔记录。
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陈俊宏(OBJ)/摄
8. 粉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roseus)
12月5日,发现人戴春晓(鹮嘴鹬400)营南村附近发现一只粉红山椒鸟。
发现人自述:我和马海军、陆宏自驾到新盈湿地观鸟,到了中午,想找一树荫下简单午餐,行至营南村附近看见一棵大树,心想这儿不错,刚一停车就听到叽叽喳喳鸟叫声,鸟况不错啊!大家都没立刻下车,在车里观察,我看到了一只不熟悉的山椒鸟,一边小声告诉同伴一边拍了一下,由于车内视角受限,他俩都没找着,我们轻手轻脚地下了车,看到了一小群灰山椒鸟,还有暗绿绣眼鸟、褐耳鹰等,再也没找到我说的那只山椒鸟。我们翻看照片再对比图鉴认为是粉红山椒鸟,按习惯陆宏上传了记录,没想到标红了!我们决定再守一会儿,周围有很多树,我们都搜索了一番也没有收获,很久后一群貌似灰山椒鸟夹杂着一只红色的山椒鸟从天空飞过,飞向了很远的地方最后看不到落点,猜测这只有可能是粉红山椒鸟,它和灰山椒鸟混群飞走了。很遗憾只有刚停车的一次机会拍摄。
粉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roseus),戴春晓(鹮嘴鹬400)/摄
注:本记录周期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参照《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郑光美2023)整理
(欢迎扫描二维码下载名录)
笔者基于文献报道和近年的新记录,更新了海南岛鸟类名录。如有疏漏,敬请指正。
本名录参考台湾、香港等地区鸟类名录的做法,将鸟类分为ⅠA、ⅠB、ⅠC、Ⅱ、Ⅲ等级,分别代表海南岛稳定存在的原生鸟类、迷鸟/少见/可能区域性灭绝鸟类、外来归化鸟类、外来未归化鸟类、存疑鸟类,而前三者组成了海南岛的鸟类,共23目89科482种。希望这样的分类能给政府机关、组织机构、学校团体以及所有热爱关心海南鸟类的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推荐引用
[1] Lewthwaite RW, Li F, Chan BPL. 2021.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Hainan Island, China. Journal of Asian Ornithology, 37: 6-28.
[2] 海南观鸟会. 2024. 海南岛鸟类名录(2024). https://github.com/Homo-delphinus/HainanBirdChecklist
Hainan Bird Watching Society. 2024.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Hainan Island, Chinan (2024). https://github.com/Homo-delphinus/HainanBirdChecklist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