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东滩湿地风光摄影赛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6名职工的六幅作品分别获得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和三项三等奖,另有24幅作品入围。以下是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敬请欣赏。
管理处马强拍摄的作品《新发现》获得一等奖。图片说明:2011年4月17日。参与复旦研究生科研采样工作:滩涂鸟类食物——底栖动物样品采集。在挖取样方,筛去泥土后,研究生正在拾取底栖动物样品。
管理处冯雪松拍摄的作品《茗荷》获得二等奖。图片说明:茗荷,俗名佛脚,常常固着于海洋漂浮物上,广布世界各大洋。身体分为具壳板的头部和光裸的柄部。头部有 5 片白色壳板形成壳室,躯体包在壳室内。柄部表面光裸,粗壮,污黄褐色,长度可变。6 对蔓足 。尾附肢爪状。体每侧有 2 个鞭状突。具交接器。茗荷可成群地固着在海洋中的浮标、码头设施表面,损坏海洋设施,是一种常见污着动物。此外,还可以固着在海轮底面,可使航速减低,浪费了燃油。不过,茗荷的肉质鲜美,沿海居民很喜欢食用。
管理处庚志忠拍摄的作品《合影》获得三等奖。图片说明:2009年10月31日,第二十一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崇明东滩户外活动在保护区举行。超级捕手金伟国一时被中外嘉宾团团围住问东问西,没来得及与大家合影,眼看韩正市长马上要走,急忙喊着跑了过来:韩市长,我还没和你合影呢!
管理处许韶娜拍摄的作品《我是A5》获得三等奖。图片说明:编码旗标是鸟类迁徙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环志时,为鸟类佩戴的一个带有唯一编码的旗标,借此在不用再次接触鸟类个体的情况下,野外观察即能够辨识出鸟类个体身份,从而进一步在数据库中搜索出这只鸟的环志信息。这对于深入研究鸟类的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崇明东滩自2006年春季开始使用编码旗标,目前选择大滨鹬、中杓鹬、斑尾塍(音:程)鹬、黑尾塍鹬、红腹滨鹬、青脚鹬和灰(斑)鸻(音:横)等7种鸟使用编码旗标。图中编码为A5的鸟为灰(斑)鸻,于2007年3月份在北迁途中经过崇明东滩,当时体重193.4克。
日出-冯雪松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