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保护局,由吉林省林业厅和通榆县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省林业部门为主,属吉林省林业厅直属县(处)级单位。
向海保护区建于1981年3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向海保护区境域范围,包括向海蒙古族乡16个行政村,78个自然屯中的6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乌兰花镇14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中的2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兴隆山镇10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42个自然屯中的4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同发畜牧场兴隆分场中的4个自然屯。
向海保护区成立后,管理的隶属关系几经变化,机构名称按照国家要求也逐步规范;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办法,理顺了领导关系要,加快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也促进了向海保护区的发展。
35年的历程,经历了创立创建时期、发展调整时期和生态修复时期,境内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向海保护区创立创建时期(1980—1991年),人员编制定为15名,在地区林业系统内调剂解决,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包括设备费)按基本建设计划批准程序上报。当时人力不足,资金短缺,业务不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向海保护区的发展。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有关业务部门指导下,向海保护区领导不等不靠,白手起家中,艰苦奋斗。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本设施建设,一方面把目标锁定在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1982年1月开始,国家林业部和吉林省林业厅投资160万元对向海保护区进行建设。一期工程成功的完成了办公室、食堂、鹤舍、锅炉房、仓库等基础工程的建设任务,建成了标本室、保护站(两处)、招待所、通电线路2千米、通讯线路2千米等项目。经过六年时间的不懈努力,1986年7月被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发【1986】75号)。并被正式冠名为“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由国家林业局颁发“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匾牌。
1987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2170万元,完成了向海保护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续建工程和二期工程建设任务。体制整体划归省林业厅之后,投资渠道畅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机关办公楼、宣教中心、三个保护站、鹤类救护繁育中心、鹤类越冬舍、招待所、库房、博物馆等5万多平方米基本建设;硬化巡护道路3.5千米,达到巡护路网畅通无阻;修筑水滞窗围堰14.4千米;对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封围,共设置工程围栏1400多千米,封山育林9200公顷,建有生态蓄水池一座;建防火瞭望塔两座;有防火指挥车1台,办公轿车1台,运兵车1台,公安巡护警车5台,摩托车6台。有农用车1台套,小型气象站1座;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望远镜、投影仪、GPS卫星定位仪等现代化办公、科研、宣教设备。
向海保护区发展调整时期(1992—2010年),完成了原国家林业部和吉林省林业厅,对向海保护区投资的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可供职工生活和工作用的2000平方米房舍,建成了一座27米高的观察站和防火瞭望塔,以及饲养鹤类的围栏等工程。
1992年1月,我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国务院将向海保护区第一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且位列中国所有国际重要湿地首位。1992年2月,向海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1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向海保护区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并颁发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证书》。
1996年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的基础上林业部批准计划投资939万元进行一期续建工程建设。
1999年内,国家给向海保护区专项投资1065万元用于分洪入向,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保护体系。
2003年成立了吉林向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资本3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是中餐、住宿、旅游纪念品销售;景区景点管理及建设,生态工程建设。仙鹤岛采用混凝土和木质结构修建观鹤台800平方米,游人栈桥栈道550米,修建生态停车场10,000平方米、购置游船等项目,共投资500万元;向海湿地文化中心,建筑面积2536平方米,主体投资600万元,内装及生态广场、停车场共投资1260万元。
2005年建成的百鸟园,占地3.8万平方米;2009年建成的揽海阁共5层,高30米。2005年末,向海保护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7月,在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吉林八景”评选活动中,向海保护区以“向海舞鹤”为主题参加评选活动,被评为“吉林八景”前三甲。
向海保护区生生态修复时期(2011—2015年),完成了国家投资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向海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的生态环境有了改善,科研考察水平进一步提高向海保护区进入了稳定、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2011年被吉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省综治办)、吉林省旅游局评为2010年度平安景区。
2012年被中国动物园协会确定为丹顶鹤管理种群繁育基地;同年被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确定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共建单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单位。
2013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2013美丽中国·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在白城市“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竞赛活动中,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13年12月26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召开的“2013年中国野生动物之乡和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专家评审会”上,通榆县申报的“中国丹顶鹤之乡”通过专家评审,并通过了其官方网站的公示(2014年1月9日至1月15日),2014年,向海所处的通榆县被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授予“中国丹顶鹤之乡”荣誉称号。
2014年,建成的荷花园占地90亩,共投资270万元。
2014年,开展系列生态保护工程。进行湿地生态监测,野生动物救护(核心任务),鹤类人工繁育与驯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合作或独立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开展生态移民前期调查,在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在2014年“吉林省林业生态绩效考核”中,向海保护局被评为先进单位,科研处一名领导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5年,向海保护区被省旅游局、省环保厅评为“吉林省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表2-3 2015年向海保护局获奖名录一览表
获奖时间 | 颁发部门 | 获奖明细 |
1986年12月 | 中国林业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政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的铜牌 |
1986年12月 | 省林业厅 | 林业厅林政保护先进单位的奖状 |
2012年2月 | 吉林省林学会 | 2011年度全省林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
2012年8月 | 吉林省纪委、国资局、审计厅、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工商 | 吉林省首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 |
2012年10月 | 吉林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织委员会 | 2012年度青年文明号 |
2013年2月 | 白城市委、市政府 | “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竞赛活动先进单位。 |
2013年2月 | 通榆县委宣传部 | 2012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
2013年10月 | 国家林业局 | 2013美丽中国•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 |
2012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 | 吉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吉林省绿化委员会、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广播电视局等单位 | 关注森林组织奖 |
2014年12月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全省林业生态保护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
表2-4 2015年向海保护局个人获奖名录一览表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职称) | 何时何地何部门颁发何种荣誉或奖励 |
张宝权 | 男 | 1968年10月 | 局长兼党委书记 | 2014年12月,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优秀个人。 |
陈林 | 男 | 1961年8月 | 原局长兼党委书记 | 2011年12月,其监制的电视MV作品《大向海》荣获吉林省关注森林文化艺术一等奖。 2013年12月,荣获吉林省总工会 “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2015年12月4日陈林同志策划的向海湿地博物馆3D微电影《鹤舞向海 翱翔苍穹》获吉林省“关注森林文化艺术奖”二等奖。 |
包军 | 男 | 1956年6月 | 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 2006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5年被吉林省林业厅授予厅所属单位优秀个人。 |
杨军 | 男 | 1965年7月 | 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 | 2000年12月、2011年12月,其参与的研究成果《昆虫病原线虫的培养及其在害虫防治中应用的研究》、《向海保护区水位、水草、水鸟三者关系的研究》被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委员会为其颁发了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8年4月,吉林省林学会授予2007年度全省先进林学会工作者。 2012年11月,被评为“2008年-2012年年度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工作优秀监测调查员”。 2013年2月,被中共通榆县委评为2011-2012年度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
林宝庆 | 男 | 1972年12月 | 副局长、工程师 | 2009年12月,被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授予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年7月,林宝庆同志被评为2005-2009年度全省先进林学会工作者。 2010年11月15日,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审核,兹聘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雁鸭养殖类专业委员会专家。 2011年,在“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被通榆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2011年12月31日,被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委员会授予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2年2月24日,被吉林省林学会评为全省先进林学会工作者。 2012年11月,被吉林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技术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被评为“2008-2012年度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工作优秀监测调查员”。 2014年12月,荣获“全省林业生态保护绩效考核先进个人”称号。 |
张秉岩 | 男 | 1929年12月 | 临时负责人 |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
于国海 | 男 | 1953年 | 原副局长 | 2013年8月25日,世界鹤类基金会授予他自然保护使者、鹤类朋友的光荣称号,被授予“斯巴鲁生态保护贡献奖”,并由基金会副主席吉姆·哈里斯亲自颁发了荣誉证书。 |
黄伟身 | 男 | 1962年10月 | 资源科科长 | 1998年10月被通榆县委、县政府授予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2012年3月,在2011年度“举市三年大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竞赛活动中贡献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 |
刘海峰 | 男 | 1957年2月 | 森林公安分局局长 | 2003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为其在生态草管护稽查工作中,做出的优异成绩颁发了证书。 2006年10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 “吉林省禁猎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3月,被通榆县委评为2006年度党建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2月,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评为2007年度全省森林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 2008年10月,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评为2008年奥运安保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4月,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2009年度“吉林省林业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12月,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吉林省林业厅2010年度先进个人。 |
刘玉民 | 男 | 1959年10月 | 森林公安局副局长 | 2010年6月,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2009年度全省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 2011年5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先进工作者”称号。 |
王洵 | 男 | 1985年4月 | 计财科副科长 | 在“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竞赛活动中贡献突出,被白城市委、市政府嘉奖。 |
徐荣 | 男 | 1971年4月 | 保护科副科长、工程师 | 2004年8月,徐荣、刘伟、林宝庆等人的《大雁人工饲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吉林省科技成果。 2009年12月,其论文《制定向海保护区参与式社区共管计划的研究》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 2009年12月,其论文《白城地区桑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四翅滨藜优良种源的选择》被白城市科学技术技术进步评奖委员会评定为白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12月,被吉林省林学会评定为全省先进林业工作者。 2012年2月,被评定为全省先进林业工作者。 2015年12月其作品《鹤舞向海》荣获关注森林新闻奖三等奖。 |
史殿才 | 男 | 1960年5月 | 助理工程师 | 1993年3月,研究项目:白鹤繁殖生态研究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1996年1月,发明研制的多功能节能炉灶获得了中国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任永秀 | 男 | 1961年2月 | 森林公安局副主任科员 | 2009年3月,在2007-2008年度党建工作中,被中共通榆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5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 “吉林省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先进工作者”称号。 |
张广成 | 男 | 1973年2月 | 森林公安分局森林案件侦查大队队长 | 2014年10月,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授予取保候审突出问题专项督查。 2015年12月,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授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 |
孙相武 | 男 | 1969年1月 | 森林公安分局科长 | 2015年12月,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授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 |
陈曦 | 男 | 1989年8月 | 科员 | 2015年4月,被吉林省林学会评为全省先进林学会工作者。 |
刘伟 | 女 | 1970年7月 | 高级工程师 | 2010年7月,被吉林省林学会评为2005-2009年度全省先进林学会工作者。 2005年-2015年间,曾9次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网上宣传先进个人。 2007年9月,在吉林省关注森林关注森林活动中,《让鸟儿自由飞翔》、《保护区里的“鹤爸”“鹤妈”》荣获关注森林新闻奖三等奖。 2009年12月,作品《野鹤夺妻》荣获吉林省第四届关注森林文化艺术奖三等奖 2010年12月,其作品《向海在博览会上展风采》在吉林省首届关注森林活动中荣获关注森林新闻奖三等奖。 2011年11月,在吉林省关注森林关注森林活动中,《保护丹顶鹤的女人》、《向海瑶草琼浆之地》均荣获关注森林新闻奖三等奖。 2012年3月,被通榆县委宣传部授予2011年度优秀新闻通讯员证书。 2011年12月,其作品《“恋父”的“鹤姑娘”》在2011国际森林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3年2月,被中共通榆县委宣传部授予2012年度对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10月,其作品《奇异的婚配》在“首届美丽中国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6月,被评为2012-2013年度吉林日报优秀通讯员。 2015年9月,其作品《瑶草琼浆之地-向海》被评为吉林省旅游局2015年度“游”感而发征文大赛一等奖。 2015年12月,在吉林省关注森林活动中,《“侠客”救“神雕”》荣获关注森林新闻三等奖。 |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