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一路向海奔腾,在流出湖北的一刹那蓦然回首,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弧圈里就是龙感湖。
龙感湖,古称“雷池”,“不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就出于此。2009年,作为中下游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准成立。
生态雷池要坚决守护,发展雷池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越雷池一步”,在新时代,这个典故在龙感湖管理区被赋予了全新涵义。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龙感湖管理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路子,在经历了创痛之后“浴火重生”。
1月下旬,记者来到龙感湖管理区,感受雷池残腊背后的浓浓春意和勃勃生机。
不破不立:
思想转变,
环保整改动真格
2016年底,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北;次年4月,督察组在反馈意见中指出,龙感湖管理区风电项目环境违法违规等问题突出,必须彻底整改。
按照整改清单,龙感湖管理区要关停和拆迁一大批项目,承受巨大损失。投资5亿元的风电项目,管理区谋划和推进了多年,项目刚投产就要拆除,每年不仅要减少1000多万元税收,还要赔上一大笔搬迁费用,有些干部群众很不理解:“为了保护一群鸟,至于吗?
表面上看,这是鸟与人“抢饭碗”问题;从根子上看,是龙感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偏。管理区党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向大家讲清楚、讲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发展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和自己的小账,还应该算生态账、长远账和全局大账;只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彻底根治唯GDP至上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思想解放天地宽,障碍扫除合力现。龙感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目标考评机制,树立了绿色政绩导向。同时,成立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抽调专人设立专职整改办公室,成立了风电项目拆除、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企业拆除、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企业整改和保护区周边企业整改等8个指挥部,以及资金保障工作专班,全区50多个部门参与环保整改,形成了强大力量。
2018年,龙感湖先后投入资金47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调集5个台班、60余台套大型机械、200多名员工,组成攻坚专班,抢晴天、战雨天,折除24台风机和1座升压电站,安全有效地完成了风电整改任务。
生猪养殖曾经是龙感湖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区有十分之一的农工从事这一行业,高峰期一年出栏生猪40多万头,年产值60亿至80亿元,但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域和空气污染。龙感湖对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7家生猪养殖小区进行拆除,涉及27家规模养殖场和632户零散养殖户。拆除后,对农户给予了适当补偿。为解决其生计问题,管理区协调有关企业,拿出岗位优先招工。
不恋金山恋青山,不恋税收恋生态。据统计,龙感湖关停项目涉及21家企业,职工5929人,资产近10亿元。
不舍不得:
"绿色"转身,
效益与生态兼得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环保整改后,龙感湖一大批企业关停,经济如何发展?管理区正视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生态优先倒逼产业升级,实现了“绿色”转身。
在龙感湖洋湖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波光潋滟的水面上,一群美丽的白天鹅时而嬉戏玩耍,时而振翅群起、时而引吭鸣唱……一幅自然生态美景展现眼前。
白天鹅对此地的眷顾,得益于这里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让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纷纷来此越冬。
“为了让天鹅更好地在这里栖息越冬,我们往田里投撒玉米和黄豆,一个礼拜一两次,既喂了鸟也喂了虾。”管理区水产局局长汪运华介绍,目前龙感湖特色现代农业“虾稻共生”已形成规模,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5.3万亩,占农场水稻种植的98%。得益于水质改善、化肥农药减量,水稻品质大大提升,养殖的清水虾亩平收入达3000多元,是过去普通水稻收入的6至8倍。下一步,还将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业。
龙感湖管理区万亩虾稻农田
去年以来,龙感湖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六个一”(一只虾、一袋米、一朵莲、一匹布、一群鹅、一幅画)工程,加速构建了“生态农业、绿色纺织、低碳能源、生态旅游”的产业体系,凸显了“生态之区、纺织之城、鱼米之乡、绿电之都”的魅力。
不胜不休:
动能转换,
新装上阵勇争先
走过弯路,跨过低谷,龙感湖毫不气馁,而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产业,新装上阵,力求弯道赶超。
穿行于龙感湖工业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建企业快马加鞭施工,投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老旧企业新上设备技改升级,“僵尸企业”盘活资源“腾笼换鸟”……
在卓尔雪龙纺织公司,各车间满负荷生产,成品仓库内码放整齐的纱线即将装车外销。这家拥有40年历史的老纺企狠下决心,去年引进1500万元的德国全进口纺织设备,实现了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络筒、捻线工序等一体化生产。
因市场、经营等问题,去年澳雕门业宣布破产,留下了空置的厂房,厂区杂草丛生。管理区通过将闲置资产进行拍卖,去年底引进了左中右纺织项目,目前厂房正在改造装修,计划新上100多台织机。
落户园区的成屹纺织,利用湖北丰帛纺织公司的多余厂房,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今年计划新增喷水织机700台,年产化纤布2000万米。
严格落实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龙感湖的纺织企业发展与环保两不误,掀开了高质量发展新的一页。丰帛纺织公司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集中处理达标后又回到生产区冲洗,剩余杂质由环保部门回收,送到华新武穴公司处置,废水不外排,每月可节约1万多元用水成本。
踏平坎坷成大道,一往无前勇争先。
龙感湖重整旗鼓,正依托稳固的纺织产业基础、良好的区位和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纺织企业入驻,纺织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中部地区绿色纺织面料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