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加强生态保护 宁夏"黄河鸟岛"现百万只鸟嬉闹盛景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黄河人家
2010/4/29 17:49:20
来源:新华网
 
 
开阔的水面上,大片的芦苇吐出新绿,成群的鸟儿自由飞翔,时而低旋,时而啁啾……这是记者近日看到的“黄河鸟岛”重现盛景的一幕。这里已成为100多万只鸟儿繁衍生息的乐园。

  位于黄河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库区湿地的“黄河鸟岛”,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鸟岛。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山环水绕,湿地资源丰富,是宁夏最大的黄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存着宁夏川区最完整的一块天然森林,是多种珍稀鸟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每年春秋时节,几十万只候鸟南来北往,在这里停留或作窝繁衍后代。栖息的鸟儿最多时达到180多种、100多万只,其中包括黑鹤、大小天鹅、白琶鹭等大量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1986年“黄河鸟岛”被宁夏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和全区唯一的鸟类保护区。

  “人们也许想象不到,‘黄河鸟岛’曾经一度遍体鳞伤:树少了,湖干了,鸟飞了。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才得以恢复元气,重新赢得鸟儿的青睐。”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局长王洋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地界未划定、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侧重点不同等问题,导致“黄河鸟岛”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与此同时,当地靠近库区湿地的部分村民进入保护区“跑马圈地”,修堤筑坝、围湖抽水、砍伐树木、乱垦湿地,其中,21名抢占者成为“地主”,每人少则几千亩,多则几万亩,他们将抢占的湿地再发包给当地村民和外来人员耕种,收取租金,长期以来,严重破坏了湿地原有的植被、森林和水禽种群。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有4.6万亩被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和毁水开荒,仅存天然次生林面积近万亩,水域面积由原来的1.7万亩锐减至不足5000亩,55%的湖泊干涸。偷猎鸟的活动也大量出现,野生鸟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有的近200种鸟类只剩下10余种、数万只。

  为了加强“黄河鸟岛”湿地生态保护和利用,2006年底,宁夏决定将这片湿地整体划归青铜峡市,2007年9月,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

  “我们首先全面收回库区湿地进行统一管理,尽快恢复湿地自然状态,扩大湿地范围。”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卫东介绍说,目前我们已无条件收回非法开垦的湿地8.5万亩,并采取工程措施使2.2万亩耕地恢复为湿地。

  另外,为充分保护湿地生态,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还特意架设了30公里围栏,有效阻止了周边群众随意进入保护区,并为打击查处非法偷捕、偷猎、偷牧和其他破坏生态行为提供必要保障。

  “现在保护区基本形成了水生植物面积扩大、水禽种类正在增加、生态逐渐恢复的良好局面。”李卫东说,截至今年初,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210种,脊椎动物316种,其中鱼类31种,鸟类231种,湿地总面积已达16.97万亩,成为宁夏境内最大的黄河生态湿地。

  “为了让鸟儿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我们特意在‘黄河鸟岛’放置了1000多个鸟巢和鸟笼,给鸟儿建造舒适的家。”王洋告诉记者,这一做法深受“鸟类朋友”欢迎,大批鸟儿翩然而至。今年最多时前来栖息繁衍的鸟类有200多种、100多万只,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就有近40种。天鹅、黑鹤、白琵鹭、中华秋沙鸭等珍禽已成这里的“常住居民”。

  王洋说:“现在湿地扩大了,生态效益增加了,鸟类繁衍生息的空间也大了,好多年不见的鸟又回来了,去年我就看见了10多只白天鹅呢,还有几只锦鸡在散步,人走到跟前才飞走。”(记者陈晓虎 刘海)
阅读 11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