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拂面而来,石羊河畔,飞舞的芦花与翔集河滩的水鸟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河边沙枣林经常会出现一群熟悉的身影,他们是民勤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这里曾是队长周晋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因为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因为与他朝夕相伴的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民勤县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周晋是一位90后青年,他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情有独钟,大学毕业返乡后,他倡议成立了民勤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于2018年4月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后来团队又注册了“武威鸟保”微信公众号,专业从事国家级甘肃省民勤石羊河湿地公园及腾格里沙漠湿地的鸟类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在线上宣传鸟类保护知识及法律法规,构建鸟类网络保护体系,在线下成立野生动物救援队,建成“伤病鸟类救助站”,及时收治伤病鸟类,为冬季候鸟投食,实验探索濒危植物人工栽培繁育,为沙漠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阻止荒漠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救援队成立以来,我和同伴们先后救助了国家二级保护以上的野生鸟类及动物105只(头),其中不乏草原雕、蓑羽鹤、鵰鸮、鹅喉羚等名贵动物,在红崖山水库累计投放玉米5吨,在红沙岗荒漠地带栽植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8000株”周晋说。
为了将爱鸟护鸟做到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周晋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园合作,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石羊河湿地鸟类调查,为科研机构提供第一手资料。他还组织会员经常清理石羊河湿地的垃圾,开展鸟类保护进校园活动,广泛发放宣传资料,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鸟、护鸟的行动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鸟类和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
“我也出生在石羊河畔,作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我自愿加入这个团队,为我县的生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余热!”服务队成员马浩文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周晋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与所有爱鸟人一起发出倡议:拒食野味,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甘肃网 记者 张振国 通讯员 李玉琴 王兴瑞)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