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至175米时,滔滔长江水由东往西回涌入开州境内,开州形成55.5平方公里的淹没水域面积。当三峡水库水位回落到145米时,形成的大面积消落带可能对开州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汉丰湖流域新城下游4.5公里处建设一座水位调节坝。由于水位调节坝的调控,在其上游将形成了一个常年水位变幅为170.28—175米、周长为36.4公里、水域面积达14.8平方公里的城市内湖—汉丰湖。汉丰湖是中国水库消落带湿地的代表性区域和长江上游地区消落带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保护计划》和《全国湿地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双重水位变化特性在国内独一无二。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267.8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025.6公顷,是双重水位调节下城市内湖湿地景观与人居环境协同共生的湿地公园。公园内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三个湿地类和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洪泛湿地、库塘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六个湿地型,构成了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湿地动植物丰富,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227种,维管束植物608种;其典型的水形态、湿地生境形态、湖周建筑形态、移民文化、民俗文化极具开发价值和科研价值。
为加强对汉丰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2010年申报建立汉丰湖湿地公园,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林业局的批准,成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在2014年经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被命名为“重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高端规划,精心打造,多方筹集资金近十亿元用于湿地公园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开州城市美化亮化的窗口、美丽开州建设的重要细胞工程,为汉丰湖景观生态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适应水位变动,构建四大模式。自汉丰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充分利用水库消落带湿地为我们带来的生态机遇,应用湿地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原理,师法自然,借鉴传统文化遗产理念和生态智慧,在汉丰湖实施了适应季节性水位变化的系列创新性湿地生态工程,创建了汉丰湖湿地公园建设的四大模式:(1)景观基塘模式—基于水敏性城市设计的“城市景观基塘系统”;(2)多带缓冲模式—三峡库区滨湖多功能多带生态缓冲系统;(3)修复优化模式—适应季节性水位变化的滨湖消落带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优化;(4)协同共生模式—三峡库区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协同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生态屏障。在汉丰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我们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建设湿地生态屏障。一是在汉丰湖湿地公园南岸建设了面积为39 万平方米的滨湖园林景观带,美化湖岸环境,阻隔城市噪音、粉尘污染,净化新城地表径流,为湿地公园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二是在汉丰湖湿地公园北岸建设湖岸生态工程,建设多功能林泽300余亩、湿地多塘系统40余亩,打造北部塘链系统、浅水沼泽系统、中央塘链系统以及潟湖等功能单元,根据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按照“湿地草本植物+丛植芦苇团块”、“湿地草本植物+挺水植物+湿地乔木”、“湿地草本植物+挺水植物+林泽”等生态结构,种植大量经严格筛选的耐水淹乔灌草及湿地花卉等植物,营造近自然的湿地生态环境,为湿地动物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也为游人提供怡人的湿地景观;三是在175米以下区域建设湿地景观基塘工程,打造汉丰湖城市景观基塘工程系统25万平方米,栽植荷花、水生美人蕉、再力花、鸢尾等十余种,适应在消落带生长,具有较高的生态、景观及经济价值的湿地水生植物,达到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的作用;四是在汉丰湖消落带下部,开展自然植被带生态保育工程,对植被采取近自然保育,严禁人为干扰,充分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原貌,通过几年来的观测,自然草本植物生长良好,景观优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良好,成为了汉丰湖水质净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和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同时也成为研究反季节双重水位调节下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演替状况的重要科学基地。
结合文化特色,提升公园品质。结合湿地景观特色,充分挖掘开州的汉丰文化、盛山文化、移民文化、帅乡文化等文化积淀,将人文景观巧妙的融合到湿地公园建设中,使千年开州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汉丰湖独具特色的湿地景观有机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公园内的管理用房和景观建筑用房以明清风格为主,亭台楼阁,雕梁画柱,诗词歌赋,古韵浓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丰八景,即“风雨廊桥听风雨,城南故津望故里;乌杨古刹悟古禅,文峰夕照学子归;老关渡口竞争渡,军神广场悼军魂;夏赏荷花千娇媚,冬观水鸟云水间。”
减少人为干扰,消除污染来源。为保护湿地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加强了对汉丰湖湿地公园的管理。一是出台《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汉丰湖核心区船只管理的通告》(开县府通〔2012〕7号),清理湖内船只;二是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乱捕乱猎,扎巢取卵、挖沙采石等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三是开展“碧水行动”,整治城市地下雨污管网,关停工业污染源,取缔养殖污染源,统筹建设乡镇垃圾堆放点、片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加大清污、清漂力度,保护汉丰湖水质;四是开展“绿地行动”、“实施汉丰湖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及“汉丰湖高效绿化工程”,栽植各类植物300余万株,实现湖周植被全覆盖;五是加强湖周环境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规违法建房行为。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水质良好,植物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核心区域基本保持自然状态,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无人为干扰。
重视科学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为加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工程的科学指导,我们与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署了《联合共建“三峡库区澎溪河湿地科学实验站”合作协议》、《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合作备忘录》,建立“三峡水库澎溪河湿地科学实验站”、“三峡库区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基地”;先后举办了“汉丰湖高端论坛”、“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以及“汉丰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景观生态建设——中德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引智聚力,共商湿地保护和建设大计。各项湿地恢复工程的开展吸取了国内外专家大量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拥有大量科学数据支持,其中消落带湿地基塘工程,被誉为具有创新性的多功能湿地生态工程。在汉丰湖开展的湿地恢复工程科学合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善宣教设施,营造保护氛围。为了加强湿地公园的宣教工作,让民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湿地,形成湿地保护的社会氛围,我们精心建设了一系列宣教设施。建成宣教中心,制作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全景沙盘、湿地生物标本展示墙;设置公园标志、界碑、界桩等标示物100余个;设置包括湿地科普知识、湿地生物、湿地保护、移民文化、公园参观引导及汉丰湖湿地公园介绍等内容的科普文化展示牌500余个;制作湿地宣传片2部,建立湿地公园解说体系;建设湿地科普展示区2个,内设林中洼地、生物沟、雨水花园等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工程景观;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契机,开展湿地宣传活动100余次,制作并发放湿地科普手册,观鸟手册及其他湿地知识政策法规资料2万余份,使游客和开州当地群众,在欣赏湿地美景的同时,充分享受湿地知识文化的盛宴,全面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通过十年的建设,汉丰湖湿地公园内水清了,鸟多了,植被繁盛了。各项生态保护恢复工程的开展,在汉丰湖湿地公园逐步形成了4级水源净化体系,第一级为175米以上与公园比邻的“四山”森林生态系统和公园自身的景观园林带,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护水质、庇护鸟类的功能;第二级为175至165米的林、灌、草复合林泽湿地生态系统和多塘系统,在确保河岸稳固的同时,净化上层来水,打造库岸生态景观;第三级为165至150米的城市景观基塘湿地生态系统,充分挖掘湿地生产潜力,兼顾生态、景观以及经济三大效益;第四级为150米以下的自然植被带湿地原生生态系统,通过自然封育等措施,形成消落带原生演替体系,成为水质净化的最后一道防线。4级治理模式,实现了湿地植被的全覆盖,形成了4级水质净化体系,扩展了野生动物立体生存空间,构成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治理消落带,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据2018年监测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植被比2010年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前增加了46种,脊椎动物比2010年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前增加了17种,每年到汉丰湖越冬的水鸟达2万余只,以前在汉丰湖甚至在重庆市都没有观测记录的几种鸟类,如花脸鸭、赤嘴潜鸭、凤头潜鸭、红嘴鸥、赤颈鸫以及有鸟类中有“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都在汉丰湖湿地公园内相继被发现。
今天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绿草茵茵,波光粼粼,花、木、林、湖、水、草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人们漫步在公园中,感受湖风扬面,惬意自在,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中尽是花草的芳香。重庆开州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中,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的和谐共溶,更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叠加。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开州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成为了开州坚持生态治理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样板之一,是打 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