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职员推动安徽师范大学开展环保教育(8:52)
记者:翁盈盈,你好。
翁盈盈:你好。
记者:我知道下个星期你将前往中国的安徽,在安徽的师范大学启动一个环保课程,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启动这个项目吗?
翁盈盈:谢谢。是的,下星期我们要到中国去,先去北京,然后上海,然后再到安徽。到安徽的时候就是九月初了。九月二号到八号我们会在安徽芜湖、师范大学那边逗留。那段时间是安徽师范大学开学的时间。为什么要赶上这个时间去呢,他们今年第一次要把环保变成一个必修课程,要求全校的学生从今年九月份开始都一定要修这个课程才能毕业。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就非常的重大。当然我是在联合国工作很多年了,今年年初的时候退休,人的意识啊,思想啊,总是跟着联合国的事情走。联合国特别注重的是环保啊,生态啊,气候变化这一类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前程,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在师范大学来搞这个必修课,有很多其它地方没有的意义,因为师范大学是培养未来的师资。未来的老师如果他们有环保的意识的话,就会把这种意识有意无意地传播出去,代代相传。这样的话就是说整个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更省钱,更省力。
记者:此前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一所大学要求必修环保课程,那么你们将要开展的环保课程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教学大纲是否确定了呢?
翁盈盈:这一点吧,我老实说,不敢说得太仔细,因为我们到底是现在在纽约。但是据我们的了解,安师大每一层的领导、老师对这个事情都是非常的关注,非常的注重。他们已经经过大半年的努力, 我想都已经准备得非常好。我们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里头是怎么一个做法,我想他们的素质是很好的。我们到那边,我想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拉拉队吧,可能就是说给他们做拉拉队啊,鼓励啊,各方面,但实质上的工作都是他们做的。我另外有一点要提起,就是说这个环保项目有另外一位做了很大贡献的人,就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朋友和同事,他叫陶红峰,他是联合国的职员,而且也是安师大的校友,我们请他也介绍一下,好不好?
记者:好的。陶红峰,刚才我提的问题,你能够给我们回答吗?
陶红峰:实际上这个大学已经有专人----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课程),因为学校有环境科学院,还有一个叫作生命理学院,这些对口学院的师资已经派出专门的力量进行了讨论和编写,不外乎就是环保的一些基本理念、基础知识,还有就是当前最紧迫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国面临的环保问题、解决方案、未来趋势等等。
记者:今天在座的还有一位先生曾亮,曾亮先生是翁盈盈的先生,我想问问曾先生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什么角色?
曾亮:除了当翁盈盈的保镖之外,我对这个项目也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对整个世界、中国都有很深远的意义,我也希望尽我一点努力吧。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三位,在你们眼中,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翁盈盈:这个问题我想见仁见智,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我想也没有必要今天就做出一个回答,因为问题是很多,可能就是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家的意识和知识的问题。中国人是第一,人很多,第二,都很聪明,第三,都很守纪律,国家政策在那边,做起来不难,但是要大家同心合力,所以从心灵开始,环保是要从一个人的心灵开始,如果我们大家觉得环境很重要、我们要爱护环境、我们要爱护其他的人、我们爱护整个生态,大家有这颗心、有这种想法,自然而然地,很多可行的方法就会出来,每个人都会用他/她的聪明和智慧想去怎么保护环境,而不是要政府或者领导叫我们该怎么做。
记者:曾亮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曾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发展多多少少就避免不了有污染的问题,所以中国领导谈到环保之外谈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两个问题其实关联在一起,发展太多、太快的话,就免不了污染会比较大,两者之间怎么样做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
记者:陶红峰呢,你怎么看?
陶红峰:我跟翁盈盈刚才讲的完全是一致的,我只不过换一个词,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环保教育,这是最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就是要从这个地方来入手。象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的,中国的问题有一个乘法,一个除法,中国的环境,它的污染造成的损伤如果乘以12亿,它的恶果就会更大,但是如果我们都来解决它,我们的努力都乘以12亿,那我们的成果也会非常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每一个人,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决策者,那以后我们国家不管是工业、商业等等其他方面的政策,都具有了环保的成分,这就解决了一系列具体的环保问题。
欢迎使用和转载联合国电台的节目。转载时请申明引自联合国电台并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http://www.unmultimedia.org/radio/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