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新华社:长江这个岛,黄河那个湾

媒体: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佚名
专业号:三门峡湿地管理处
2022/7/8 9:22:58

从重庆市朝天门顺长江而下,一座郁郁葱葱的江心岛便映入眼帘,它就是长江上游最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江心岛——广阳岛;如果我们继续往北看,黄河流入河南,经千年雄关函谷关,蜿蜒拐出一道大湾,这里便是三门峡黄河湿地。图片

这是6月5日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图片

这是5月1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函谷关镇东寨村附近拍摄的黄河景色(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初夏时节,漫步在长江岛或是长江湾,或许会有同样的感受:长江岛上,草长莺飞、溪流潺潺,依地势修复而成的山地森林区、平坝农业区、坡岸湿地区处处皆是景,一幅巴渝原乡风貌;黄河湾内,黄河岸边植被茂盛、湿地生机盎然,已成为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游人们登上观景台“打卡”拍照……

 

然而前些年,长江这个岛、黄河那个湾却是另一番景象:广阳岛2010年前后被列为重点开发对象,一度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曾住在广阳岛上的张永刚说,为了加快开发,岛上3个村被搬迁,推土机下“岛毁了,鸟儿也没了家”。

 

作为黄河进入中原的“第一站”,三门峡市辖区内有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条黄河一级支流,生态地位重要,但同时又曾是全国重要的黄金产地,淘金采矿侵蚀了山体、污染了河水。

 

随着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长江这个岛、黄河那个湾开启了回归大自然之路。图片

这是6月5日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图片

2021年11月26日,大批白天鹅迁徙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湿地栖息越冬,形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新华社记者 吕国庆 摄

 

2017年8月,广阳岛“大开发”被叫停,按“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定位重新规划,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据统计,现在广阳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岛上记录植物从生态修复前的383种增加到现在的594种,新增记录鸟类20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

 

近年来,面对频频亮起的生态“红灯”,三门峡市痛定思痛,不要黄金要“绿金”。治理之下,一座座金矿被关闭,绿水青山渐渐回归。三门峡市林业局局长骆雪峰介绍,在三门峡黄河湿地,每年成千上万的白天鹅会准时从西伯利亚地区飞来越冬,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物也重新现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阳岛上长江书院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在火热建设中,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正在加快落地。未来,这里将是重庆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门峡黄河湿地生态的日益改善,让观赏天鹅、体验黄河历史文化的生态旅游经济快速兴起,黄河廊道上的人气越来越旺。

图片

6月5日,游客在重庆广阳岛游览、体验。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图片

这是5月1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拍摄的黄河廊道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长江这个岛、黄河那个湾,同归大自然,成为渝豫两地生态蝶变的缩影,折射出古老长江、黄河焕发新颜。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Ⅱ类,重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5%;河南省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7.87万亩,高标准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累计完成绿化11.27万亩。

 

· END ·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阅读 126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