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撒食,决策者面对湿地生态现状做出的这种决策,不管从专业角度看,还是从志愿者的心愿去考虑,都不失为暂时的上策,全社会的付出和实施者们的辛苦,毕竟使湿地上珍贵的野生动物能够渡过暂时的饥慌。可我却有隐忧,这种现象从另一面可以证明,湿地面积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可怕程度在迅速减少。

把身体的大半部分都装进水上作业的水裤里,进到水里为天鹅(该区域的主要保护物种)撒食,本来天鹅在没人的时候是愿意上岸进食的,可是由于观赏者及摄影发烧友太多太多,且懂得与鸟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常识或其码道德的很少很少,甚至还有猎杀谋利的人不规行为存在,天鹅付出的生命代价太多太多了,所以虽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天鹅就是在人走后,也一般不上岸活动,只在人们不借助工具不能到达的四面环水的岛屿上或能够觅到食的地方生活。他们这些保护区的工作者只能随从大众的心愿,根据天鹅的习惯,用自己的身体量着水深浅为天鹅撒食,他们撒食的地方即是天鹅的最佳取食区,也是人与天鹅接触的警戒线。水下情况不明,失身成为落汤鸡的现象几乎在这儿工作的人都经过,多数人都不是一次被水淹没。

有摄影爱好者说,这里的天鹅野性太大,离人的距离太远了,拍不到好作品。有动物爱好者说,这里的天鹅还没有真正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什么什么地方的天鹅几乎都和人零距离接触了。非常同情他们的心愿,也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可我想对他们说,府首皆拾的还有那么珍贵么,轻而易居多数人都能为之的艺术品,还有公众追求的价值么,倘若湿地资源依然如故,生物多样性没有象现在这样日渐危机,倘若天鹅的栖息地依然象过去那么到处都是,天鹅的繁延规律衡定,种群大小不减,不成为现在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有可能继续升级,就算天鹅再有灵性,其行为习惯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再令人养眼,也不至于象现在这样被全国的发烧友追捧,其舜间造型的定格也不至于那么叫人向往。天鹅是野生的,有它们自己的生存天地,对人有威惧感是生存的需要,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栖息地日渐减少的现在,到人为活动较多的地方觅食,是出于无奈,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选择。我们保护天鹅及湿地动植物资源,是为了保护和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维持地球之肾功能的正常发挥,保证具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这个社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大多数天鹅对人有警觉性保持一定距离的慎用况下,在人们制定力法律法规对其行为进行约束的情况下,在对违法违规人员严惩一判刑就是十几年的情况下,还一再有猎杀毒杀的天鹅的事情发生,还一再有地下的天鹅生命与制品的交易,倘若所有天鹅都与我们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了,天鹅的踪影会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看不到呢。
不知道怎样感恩自然生态和动植物给我们生命健康的赐予,也不知道怎样做才能真正表达我们迫切的渴望与需求,艺术美感的保存和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的乐趣我们都不愿放弃,希望社会公众的爱心付出能永远留住这些人们追崇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