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李文广
清脆的哨声划破高山的宁静,正在茶园觅食的小鸡丢下虫子,“叽叽咕咕”奔向鸡舍。“晚餐是玉米粒,都有,不慌!”24岁的易伟收起哨子,麻利地用左手抓起卡在门边的小鸡,轻轻放进鸡舍。
15日傍晚,鹤峰县中营镇,记者爬上海拔600多米的白鹿村时,正碰上残疾青年易伟穿着白大褂喂鸡。
作为村里57户精准扶贫对象之一,易伟被送到济南学习10个月的养鸡技术。回来之后,省林业厅新农村工作队又给他家送来了孵化器。如今,他的1000只小鸡已经64天了。“右手不方便,工作不好找,干过快递,当过服务员,一个月挣不到一千块钱。”说起在恩施打工的事,易伟眼里掠过一丝落寞。“不在恩施打工,怎么能认识我呢?”说话的是易伟的女朋友李秦,今年年初,19岁的她跟随易伟来到白鹿村。
“是的,到2017年,如果养鸡收入超过10万元,我就把你娶进门!”在记者的见证下,易伟向女友许下两年之约。
家徒四壁的李伟底气从何而来?这就要说到白鹿村党支部书记何斌。2009年,他回村后,注册了“雀语香”商标,主营高端有机茶,带领村民年均增收3000多元。
为解决茶园有机肥的来源问题,去年,村里上马养鸡场和有机肥加工厂项目,32户贫困村民自愿签协议开展茶园养鸡,前期投资由“雀语春”公司出资,后期成立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
茶叶和养鸡如何捆绑到一起?何斌说,这也是市场的选择。“要保证茶品质,就不能使用农药化肥。鹤峰没有有机肥厂,一吨有机肥,从荆州运到鹤峰,运费就得300元。”
“我的目标是到明年年底,32户养鸡贫困户全部脱贫,剩下的后年实现脱贫。”
何斌的计划与全县同步。鹤峰县“精准扶贫办”资料显示,到2017年,全县6.15万人全部脱贫。
“扶贫不是简单给钱给物,也不能仅靠政府,要通过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中实现双赢,”鹤峰县委书记王小平告诉记者。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