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至26日,中德“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会议主要是总结中德合作项目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黑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林业厅、山东省林业厅及黑龙江三环泡自然保护区、东升自然保护区、浙江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项目点管理机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会。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工程师刘月良参会。
中德“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出资资助,2010年启动,2014年结束,为期四年。项目旨在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在项目点推广可持续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模式,通过能力建设等措施促进项目省和项目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提高,并为我国其它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经验和借鉴,为推动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本项目执行单位为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实施单位为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IZ),项目点设在黑龙江省及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环泡省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及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山东省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保护管理能力为目标,通过项目开展了湿地生态补偿调研及试点、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国际重要湿地申报、湿地退化得到遏制等工作。在2014年度工作会议上,项目组通报了2013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评价项目实施成效,各项目点及省林业厅汇报了2013年度工作,讨论并决定了2014年度工作计划,湿地生态补偿研究专家汇报了湿地生态补偿框架、研究方法及行动计划等内容。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项目点之一,重点从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等方面汇报了2013年度开展的工作,从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条件、申报标准、申报步骤及申报成功对保护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经研究讨论,2014年度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围绕GIS系统维护升级、国家层面环境教育会议、生态补偿会议、湿地分类调查、项目考察培训等方面开展年度工作。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