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里的角落(2014,01,21)
人生风雨,多半来自情结。它一方面用不可预见的曲折编织着令人欣慰的精彩,一方面却又悄无形影地浇筑着人生难以规避的悲情。不同的情结写就了人生的曲折经历,多人多样的秉性对情结的理解和处理形成了不同的人生。
故乡和家都是能让人心醉的地方,那里的情网结的最密,哭和笑都能让人忘我,特别是每逢佳节,故乡和家应该是人心中的未一。
世事难测,为人生涯中,会有很多不如意,如果没有意外,无家可归当是最残的。多数家即是心的归宿,同时也是心营造的成果,有心就有家,无心则无家。
故乡是自己首先闻世的地方,是自己由小到大生长的地方,也是学会做人的地方,哪里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有被呵护的温馨与慈祥,自然终生难忘。很多人都用心在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很多树木数十年都不能成材,有不少人从生到死都不知道为人处世到什么境界才算是一个人。
家是自己由弱不经风生长到有担当的地方,想家,回家,是为了报答有恩于自己的人,用曾经被搀扶的爱,去搀扶难抵风雨的人,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路上随行的博爱,履行做人的职责。
走了不少地方,有一句话印象很深,似乎是有很多解不开的东西在里面。今天在观察野生动物时,突然就非常清晰地走出了心间,在意识里飘来飘去,“河南人恋家”。为什么?河南地处中原,从没听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到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什么“天府之国”,常让人们多有向往。河南人的家中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如此爱恋,以至于名声在外。不错,古人有“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做人要有担挡,不能忘恩负义,可你也不能说只有河南人懂得这样的道理吧。从大槐树下走出去了多少人,天下文化处处可见中原文化的痕迹,这么重要的人文传承是不可能轻以淡出人们的理念的。还是河南让走出去的人有不可忘怀的记忆,所以总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要回来看看。真的说不出来河南有那些鱼米之乡的特点和风景,或着具天府之国那样的富庶人居,就是居国之中,可四通八达,或着生活习惯以及文化意识曾经佼佼的让人羡慕。
当人们习惯地把一个地方说成是某某某的故乡时,就证明那个地方有某某某宜居的先决条件,如吃的,玩的,愉悦心情的,谈情说爱的,传宗接代的。应该说,每一种动物存在的前提,无非就是传宗接代。吃喝玩乐,心情,爱,几乎所有的精神物质拥有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传宗接代。沙漠生活条件恶劣,很多动物包括聪明的人类都放弃了那样的生活环境,但这并不能说那样的生存环境没有生命,即然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为什么不去占有,肯定也有它们的利益权衡。
动物们回到曾经让心温暖的地方,并不完全是为了报恩,而是一种美好回忆的寻求,对过去的回忆只是为了更好的以后,如果以前的美好有了变化,它们就会在变化中忍耐,一旦超出忍耐限度,就会再选择,就会没有规律地迁徙,直到客居地方的生活条件可以忍受为止。人类也是,“楼兰”古国没有现在就是事实,但不一定现存的人中没有“楼兰”后代,只是无从查证而已。地球上从有生命到现在究竟灭种了多少物种,没有权威发布,它们去的原因,多为不适应生存条件,这就再一次证明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则。生态循环要求生物多样化,宜居环境也需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来营造,但究竟需要多少种生物影响下的环境才能使人类感到舒服,眼下还没有人能说清楚。丰富生物多样性需要栖息地建设,什么样的栖息地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环境影响需要的物种数量,我们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正儿八经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摸错了,会不会掉到河里淹死,谁也说不清楚。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说不清楚,动态的静态的,绝对的相对的,都说不清楚,灭绝了多少,新生了多少也说不清楚,人类真的能够保护生物或灭绝生物,更说不清楚,没有明确的证据,理论上说,意识指导下的行动,是在安慰自己。
谁都热爱自己的家,就连大脑不发达的动植物都热爱自己的家,但大家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么?不知道。只有为父母亲捶背揉脚是真的,能看见他们满意的笑容。
我也说两句 |
游客于2014/3/12 17:24:47写道: 留个记号慢慢的看 游客于2014/2/28 13:19:47写道: 里面的知识,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了,谢谢lz了。 游客于2014/2/21 18:49:27写道: 我来支持楼主!好贴收藏!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