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湿地修复的大莲湖模式

媒体:外滩画报  作者:外滩画报
专业号:湿地资讯
2013/6/13 16:42:16

大莲湖是黄浦江的水源地之一。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使该地区的水富营养化程度剧增,成为国家水质标准里的劣五类水。2008年,WWF用一年时间,恢复湿地,净化水质。大莲湖模式是以湿地修复、生态农业、社区参与和长效管理的综合示范,预计在2020年推广。

  修复后的大莲湖湿地,大莲湖模式是以湿地修复、生态农业、社区参与和长效管理的综合示范。

  清澈见底的水面上,两只黑水鸡正悠闲地游过。在它们周围,是一大一小两个岛屿。大岛屿的形状如同一轮弯月,而小岛屿的形状就好像人体的肾脏。

  在小岛周边的湖面上,荷花、芦苇、睡莲、水菖蒲等随意散落其中,不时可看见白鹭、野鸭等遨游。岛上的风景增势怡人,1000 多株陆生植物在这里茂盛地生长,将小岛打造成“水上森林”。

  很难想象,这块大莲湖核心区的 150 亩湿地,曾经是当地渔民的鱼塘。

  “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当地的水质,从劣五类进化成二类水。”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经理杨爱辉介绍说。该湿地修复项目,与南京大学合作,运用多种专利技术。2008 年 11 月,大莲湖湿地修复项目启动,仅花费一年时间,将 150 亩示范区的水质,净化到饮用水标准,并且还能保证,在之后的四年时间,该地区水质不变。

  近日,《外滩画报》记者受邀加入由《21 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上海大众全程战略合作的“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来到大莲湖,寻找湿地修复的高效长效秘密。

  “肾岛”净化论

  大莲湖的“肾岛”,运用了南京大学安树青教授独特的专利湿地修复技术。

  安树青教授在考察时发现,当地水质情况虽然很差,但周围没有工厂,所有的污染源也就是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大肆养鱼造成的水体的富营养化。于是,安树青没有采用底泥疏浚这种传统的湿地修复法,而是决定把淤泥“封存”到地下。“这里的底泥高磷高氮,养分丰富,如果把他们封存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地下‘聚肥盆’。”

  如何把湖泊底泥压到水底,安树清选择了 25 厘米的砾石层,以及20 厘米的煤渣层。煤渣的上层,依次是透水布、回填土层以及新土层。这样一来,煤渣等材料可以吸附外来的水中杂质,当被污染的水体流经“肾岛”,煤渣层起到了第一道“过滤功效”,它们像筛子一样净化从污泥中冒出的水流。通过开挖引水口,这些净化的湿地水体就能和拦路港连通、循环,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而岛上的绿色植物,也能起到第二层屏障作用。

  除此之外,被压到最底下的底泥也有功劳。它缓慢地将氮磷等有机物质释放出来。这样以来, “肾岛”以及周边的植物,无需施肥,也能茂盛地生长。

  月牙岛是另外一个人工构建的小岛,并没有铺设煤渣层,但依旧种上陆生植物,对污水杂质也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有了清澈的湖水还不够,在湖水中,该工程放养了各种水生动物,包括食草鱼类、小型食肉鱼类、大型食肉鱼类、滤食性动物、底栖生物、腐食生物,在湿地中建立一条食物链,让大莲湖变得生机盎然。

  杨爱辉告诉记者,通过遵循自然规律“生境塑造”,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之后,湿地有机农业也建立起来。周边农民得到了生态补偿,同时转变生产模式,不再捕鱼,而是依靠种植茭白、水芹、慈菇、荸荠等获得收益。这些水生经济作物都不施农药、化肥,是典型的“有机菜”,能增加湿地的经济效益。

  用人工岛“模拟自然”

  如今在欧美国家,采用建人工岛治理湿地已被普遍接受。上世纪 80 年代,最初由德国BESTMAN 公司提出利用人工浮岛保护水边生态环境的设想,后来在日本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广泛使用。

  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在 1930 年还清澈见底,能直接饮用,1950 年开始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排放到湖体的污染物大大增加,赤潮、绿藻时有发生,浅水区堆满漂浮的垃圾。为了治理好琵琶湖,日本政府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给湖泊休养生息的同时,通过底泥疏浚,用芦苇丛净化水质。

  与此同时,专家在湖沿岸设置了人工浮岛,作为鱼的产卵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系主任达良俊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完全避免人工干预几乎不可能,有时候总有过不去的“槛”。他分析说,如果不建人工岛,单纯采用恢复水生植物,比如“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立体化绿化模式,以及“草- 鱼- 鸟”水生物链,同样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功效,这样做的优点是廉价。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因为水生植物不如陆生植物好控制,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植物疯长,反而起到副作用。

阅读 240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