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大湿地景观的缩影
--最具魅力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
三环泡保护区管理局 何智娴
大自然造就的湿地多姿多彩,
孕育了丰富的资源,
滋养了万物,
成为了生命延续的源泉,
然而,有多少人真的了解它、读懂它、珍惜它、关爱它。
又有多少人亲临其境品味其自然景观的美,寻觅已知而又没有目睹过的动植物的面孔,即便去过的人们,在走马观花的瞬间也很少满足自己的愿望,一饱眼福。虽然游兴未尽,也只能淡淡离去--
湿地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提高人民保护湿地资源意识最为关键。为了让更多的公众系统、全面了解和掌握大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本来面目,一座理念超前、设计新颖,浓缩了三江平原大湿地全貌的集展示、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的建设,可谓是推动社会保护湿地,引领公众热爱大自然,在国内最具魅力和特色的专业性展馆。
--放眼望去,坐落在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域内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在2万平米长满林木、花卉、绿草生态园区的衬托下,显得恢宏大气、洒脱飘逸。走进这座建设面积为2500㎡,由《概览厅》、《景观厅》、《生物多样性厅》和《功能与保护厅》构成,充满神奇色彩的绿色生态殿堂时,仿佛置身于自然界中的大湿地。
漫步于《概览》厅,图文并茂的图版,让参观者能详细了解到世界湿地、中国湿地、黑龙江湿地、三江平原湿地的概况以及湿地的类型、湿地的分布和相关的数据。尤其宽大的墙壁屏幕播放的富锦湿地自然生态风光影像与轻音乐完美的结合,真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驻足《景观》厅,昂望面积只有1200㎡的三江平原湿地微缩景观展厅时,硕大的椭圆形空间花草芳心,四季分明。绿意葱葱的湿地沟、河、泡溪水涌动、碧波涟漪,浩瀚的湿地里生长着的塔头、小叶章、芦苇、香蒲错落有致,风格各异。草丛和林地中,陈列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枕鹤、鸳鸯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的标本,他们或在水中嬉戏、或在觅食、或在空中翱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尤其微缩湿地景观与椭圆形全景画巧妙地融为一体,更显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好像真的游弋在三江平原大湿地之中,春夏秋冬五彩缤纷大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冬天景观,大地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只有长年生活在这里的灰熊、野狼、雪兔、野鸡等几十种动物在这片沃土上顽强地生存着。为了真实的反映出湿地四季变化,馆内还科学的配置了声、光、电防真系统,使我们从感官和视觉上目睹白云蓝天、电闪雷鸣、鸟歌蝉鸣、彩虹飞扬、雾蒙雪飞。仿佛身临其境原生态大湿地,深深地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和神奇、享受湿地自然风光带来的无穷乐趣,也给参观者带来了许多的遐想……
在《生物多样性厅》里,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动物食物链立体造型,作为食物链最顶级的鹰类其体态威猛,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望而生畏。降级排列的黄鼬、鸟类和鼠类在食物链顶级鹰的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在这里还原了自然界里动物与动物之间弱肉强食最真实的一面,它们相互之间无情的猎杀,也许为自然界中的动物繁衍生息,保持着动物之间的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展厅里陈列的还有植物标本,其中陈列面积一米高,半米宽的塔头切面标本,参观者也许还是第一次见过。据解说员介绍,该标本在自然界里置于水面或地表以下部分,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一般形成时间大约在一万年到十几万年不等,凡是生长塔头的区域,其原生态湿地的历史越是远久。塔头又是一种非常典型而又珍贵美丽的湿地植物,它不但具备泄洪、保水、改善土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水禽和小动物繁衍栖息的最佳场所。当了解了塔头生长过程和所具内在的功能,脑海里立刻呈现出曾经见过在湿地里,成片成片长满绿草的塔头历历在目,这种仍然在顽强生存的草本植物活化石,有多少人了解他、珍惜他和爱护他呢?
然而,阳光的一面也会给参观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留恋。在长廊里展出的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标本多达198余种,475件。这些制作其细腻、防真程度让人难辨真假的动物标本,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展翅飞翔。这里陈列的标本中,最为抢眼的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头鹤、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鸳鸯、大天鹅、小天鹅等诸多鸟类。使参观者一定会联想到,在浩瀚大湿地里,由不同种类组成了几万只甚至几十万只庞大的迁徙栖息鸟类群体,可谓是真正主宰湿地的生力军。巧夺天工的湿地究竟养育了多少生灵,我们还不得而知,而依赖湿地资源生存的绝大多数动物,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参观者也许不仅在这里第一次听说,也许也是第一次见到。即便去过很多原生态湿地的人,也不会想到有这么多的动物就藏秘于湿地的绿草、苇丛之中,有幸能亲眼目睹也就那么几种或10几种,而这里陈列的标本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更多地了解了大自然—湿地神秘之所在,给人留下的则是惊喜和不可思议;在鱼类的世界里,松花江特产,名扬四海的三花五罗鱼类,北方大多数的人都听说过,真是知晓或品尝过这几种鱼类的却是寥寥无几,而在这里陈列的三花五罗标本,才让参观者一饱眼福。
走进《功能与保护厅》进入眼帘的则是湿地知识的海洋。这里面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到世界、中国保护湿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湿地与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使人们从中懂得了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不仅孕育了无尽的宝藏,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蓄洪排涝,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等诸多功能,无不为之赞许,感到自豪;在兴犹未尽之余浏览了“三江平原湿地开发历史”上面用详实的数字反映了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及满足国家对粮豆的需求,三江平原实施了4次大规模的开荒既:1956~1966年的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时期;1966~1976年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北大荒”时期;1976~1983年经济建设时期;1983年以后的农业综合开发时期,“三江平原湿地开发历史”让人看了之后触目惊心,由喜转忧。四次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遭到了摧残,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美誉也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给参观者更多的思考则是,湿地--地球之肾,它的存在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未来如何去保护它,关爱它……
在这个充满知识的厅堂里,摆在厅中央的电子翻书“美丽的三江湿地”让参观者好奇、吸引眼球。该书分四个部分,是一部湿地知识全面、内容丰富、科学性极强、理论深邃的一部巨著。人们通过这本书可以更深层次了解湿地、认识湿地。很多参观者都在这部巨著面前停下脚步,翻阅浏览,还有很多的学者来到这里查阅资料,从这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应该说,这座被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确定为北方唯一,黑龙江省最大,全国湿地景观展示效果最好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微缩景观设计之完美,理念之超前,布局之合理,内容所体现的实效性和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展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从多角度、多看点告知公众在认知和了解湿地对人类生活环境、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警示人们,在充分享受小康生活的富足之际,树立生态优先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的保护和利用好三江平原湿地,加快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具魅力、还原三江平原大湿地风采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已经成为集展示、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旅游者光临这座绿色殿堂!
2013年12月12日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