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2008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湿地使者湿地保护宣传之中山桥篇
活动时间: 2008年8月6日9:00~17:30
活动地点:兰州市中山桥旁小广场
活动对象:市民,游客
活动过程及情况: 此次活动,我们在黄河边的栏杆上悬挂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使者行动” 的旗帜,以及兰州大学校旗和达尔文协会的会旗,并悬挂印有“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注气候之异 聆听湿地之音” 一大一小两个主题的横幅,另备一条横幅“探索气候之异 聆听湿地之音”供过往行人签名或寄语黄河、寄语湿地。
展出部分湿地考察的照片,引发行人的兴趣,并以此为契机向其讲解有关湿地保护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照片展示了我们团队在青海省玉树州隆宝滩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站的活动内容、生活状况,尤其是三江源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居民为环保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另外,也含有部分退化湿地和保存完整的湿地的对比照片,以此,来警醒人们不注重环境保护,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细节,我们将会给自然和环境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
共展出展板20张,发放调查问卷180余份,讲解并赠送海报、宣传画册数十份。上述宣传材料中,展板主要来源于本协会以往参加湿地使者行动存留和积累下来的资料;调查问卷则是今年参加该活动的队员通过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途径,自己制作、修改并经全体队员统一商讨,一致同意后制作的;另,海报和宣传画册则是今年由基金会提供的宣传资料。队员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有关湿地的基本概念、湿地类型、湿地分布和湿地对环境和气候调节的重要作用,以及为保护湿地,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并且着重介绍了黄河湿地的现状及其对调节气候,尤其是对调节兰州市这一为环境中的气候的重要作用。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市民对黄河总体现状、黄河湿地以及其被破坏和保护的程度等情况的了解程度,并针对兰州空气等污染较为严重的状况,向市民了解了其对兰州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的了解程度,并着重了解了兰州市对黄河水的利用情况。当然,问卷中还包含调查市对民节约用水的认识程度和具体操作方法等内容,还呼吁市民们行动起来保护湿地,保卫黄河。
另,队伍外联部成员还联系到兰州数字移动电台、新华社、兰州日报、兰州晨报、甘肃经济日报等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采访报道,以扩大影响范围。因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多次参加湿地使者行动,与这些媒体早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故上述媒体对我们的活动都很热心,纷纷派记者前来采访、拍照、摄像,对我们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扩大作用。
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过往群众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听取我们的介绍,并表示生活中一定注意节水、合理用水,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等。还有一些市民对我们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也表示非常支持。如,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看到我们的展板,听取队员介绍后表示“现在的环保非常重要,你们应该多多宣传,多多参与。当代中国腾飞起来了,就差环境问题没解决了。今年不是奥运会吗,绿色奥运,你们可得好好努力,也当是兰州市民对奥运的贡献了!好娃娃们,好好干!”还有,在旁边工作的叔叔专门骑自行车来了解我们的活动内容,并在条幅上或者写一大段话,或者作画;有的一家人都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签名活动和调查问卷的填写等活动中。
在附近工作的筏工,导游也都详细听取了我们的介绍,一方面他们陈述自己平时工作中提醒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表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注意这一点,提醒游客要注重环保,不乱丢垃圾,在旅游景点不破坏景点等。
活动意义: 以黄河为切入点和中心,宣传湿地以及湿地保护的基本知识,让市民(游客)了解更多的黄河湿地与气候,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小环境的关系,了解黄河兰州段湿地的现状,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黄河(其他湿地)的行动中,同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别人,使其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
活动效果及检验: 1、统计参与各项活动的人数(部分见上述活动过程,另条幅上签名的人数约300个)
2、活动进行到下午,征集一些筏工及附近商贩的意见,他们均表示游客们普遍关注该活动,并反映良好
3、从黄河风情线上的环卫工人处了解到当天中山桥段游客们明显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乱丢垃圾的现象较少,并且还有相互监督的现象发生,证明我们的宣传有一定的效果。
4、对周围市民进行随机采访了解情况,反应较好。
备注: 1、为将宣传持续进行,全队中午换班吃饭,又因晚上下雨方收工返回
2、因广场禁止发放传单,全体队员即人手一份传单向过往市民讲解生活中的环保小窍门。
3、通过此次活动中与市民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尽管如今大部分人的环保观念较强,环保意识也较强,但仍有少数市民持有“环保主要是政府的事,我们老百姓能做的很少”的观点。以此认为,政府部门或其他的环保组织和媒体等社会各界,应该继续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并且从市民多的角度看待该问题,使环保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4、宣讲内容:
黄河(兰州段)湿地简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而兰州黄河湿地属于其中典型的河流湿地,是兰州市重要的水源地,候鸟聚集区和亚洲水鸟统计区。兰州市现有湿地22.84万亩,在黄河兰州段及一、二级支流流域内生长的植物多达185种,野生植物约有106种,常见红柳、芦苇、莎草等。据载,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雁滩是一个空旷的河漫滩,小西湖也是湖泊类湿地,在这两个地方都曾有大量水鸟栖息,可惜现在这两块湿地都已不复存在。
黄河湿地的主要功能:
母亲河—黄河是兰州市重要的水源,为周边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此外,黄河还调节着气候:通过蒸发,湿地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水气,调节区域的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减少危害。再者,黄河作为湿地还担当着净化天然水体的角色。水流经过湿地,流速减缓,有利于污染物的沉淀,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但近年来,兰州段黄河湿地不断遭到破坏,湿地功能正在逐渐退化……
保护黄河湿地,我们能做什么!
1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减少生活、生产用水。
2 多种植花草、树木,既美化环境又净化空气。
3 不乱扔垃圾,不向河中排放生活、生产污水。
4 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多用布袋或纸袋。
5 优先选购绿色洗涤剂、无磷洗衣粉。
6 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
7 上餐馆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或使用非一次性筷子。
8 不随便在江河湖泊捕捞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