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草海湿地水面扩容3000亩 珍稀紫水鸡重回大理鹤庆东海

媒体:春城晚报  作者:张大升 秦蒙琳
专业号:高侃
2014/1/9 11:01:33

东海即将被拆除的农家乐

  “嘎、嘎、嘎”,沐浴在冬日慵懒的阳光下,潭水深处赤麻鸭此起彼伏的叫声打破了鹤庆草海湿地东片(俗称“东海”)的宁静。成群结队的紫水鸡、斑头雁、灰雁、鸬鹚等越冬水禽,在嬉戏打闹。谁曾想,这些可爱的精灵是时隔几十年后首次出现在这片家园?谁又曾想,东海原本也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而由于不当的人为活动加剧,如今却只能见草不见了海?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和植物们,围绕东海的环境治理,七嘴八舌展开了一场热议。

  发言:紫水鸡

  “农家乐走了 湿地又是我们的了”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来到东海,是东海渐渐远去的喧嚣吸引了我们的到来。”首先发言的是以紫水鸡为代表的动物组合。成员有赤麻鸭(也叫大黄鸭)、绿头鸭、黑鹳、斑头雁、灰雁、鸬鹚、骨顶鸡等。

  据云南省鸟类专家2011年底的调查,在大理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鹤庆草海湿地核心区,发现国内最大的一个紫水鸡种群,总数在500只以上,并在云南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还有赤麻鸭、紫水鸡、白骨顶、灰雁、普通秋沙鸭、大白鹭、针尾鸭、琵嘴鸭等60多种鸟类,总数约在15000只以上。

  位于鹤庆县城以北三公里的草海湿地核心区域,约2000亩左右的湿地范围内,水清天蓝,人鸟和谐共处,鸟类种类之多、密度之大、数量之巨、距离之近,人鸟和谐共处,为国内所罕见。特别是云南省分布有鸭科32种,草海湿地就观察发现17种,为云南最佳湿地鸟类观鸟地。

  遗憾的是,尽管同为湿地的保护核心区,但东海内越冬濒危、稀有水禽几乎绝迹。

  紫水鸡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大型水鸟,因其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蓝绿色,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鸟”。说到东海的环境,紫水鸡很有话说:“你看看,现在的东海没有海的味道,杂草丛生、水域面积狭窄。以前湿地里还开了农家乐,人来人往的。没有美丽宁静的环境,不仅无法觅食安家,而且我们胆子小,提心吊胆的生活是我们不想要的,别怪我们抛弃东海。”紫水鸡接着说:“现在好多了,在政府的治理下,湿地内开农家乐的已经实施退出,今后还要逐步恢复广阔的水域面积。我们有信心,东海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动物朋友将会常来做客,甚至不排除来东海湿地‘买房’落户呢!”

  紫水鸡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广泛支持,紧接着上台的是水草芦苇组合:“我们对环境的要求可没你们那么高,即使水质不太好也不影响生长发育。长期以来,东海内由于围海造田、围埂养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流经湿地的河水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对水质要求特高的主要水生植物海菜因此而失去了生存土壤,‘让位’给我们水草家族。岸边‘长’出来的围埂也给芦苇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水草芦苇的发言,记者划着铁皮船逆流而上时从两边的景象中得到了证实——只见河道内长满了各种水草;岸上,一片片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岸边,丢弃的啤酒瓶、塑料瓶等垃圾静静地躺着。水草、芦苇组合所言句句属实。

  “通过治理,让东海水更清、环境更美,我们举双手赞成,都会自愿退出本不属于我们的家园,要是能让海菜重新回来就更好了。”水草芦苇组合说得情真意切。

  发言:水草芦苇

  “等水质好了 我们甘心让位给海菜”

  背景

  湿地水域面积一度减少

  东海湿地总面积约为3000亩。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草海湿地周边的村社曾经为获取更多耕地,人为地将草海的部分水域排干,围海造田、围埂养殖。加之在湿地内修造建筑物、构筑物从事服务业等,产生的污水和垃圾污染,一度使草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域面积迅速减少,许多草海湿地特有的物种、景观、生态功能逐渐消退,越冬濒危、稀有水禽几乎绝迹。湿地中的人文景观“36孔桥”被拆除,曾经名噪一时的“鹤阳八景”之一的“漾江垂柳”也消失了踪迹。

  措施

  投4000余万还海还湖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鹤庆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意识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对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鹤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海湿地保护工作,成立了草海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把草海湿地保护和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草海湿地于2001年被列为大理州州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面积达400公顷,保护区类型为资源管理,主要保护对象为越冬水禽及湿地生态系统。随着草海湿地西片治理成效的显现,东海也走上保护治理的新路。

  2012年2月8日,东海治理全面启动。通过退垦还沼还泽、退塘还海还湖,逐步取缔水产品养殖以及农家乐服务设施提出等举措,推进湿地恢复和保护。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4060万元,完成治理范围内鱼塘、围垦面积2359亩和7个农家乐服务设施的退出工作。

  草海湿地退还只是湿地治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一个开始。接下来,鹤庆县计划建设蓄水、灌溉堤坝,实施清淤、营造河道景观,完善候鸟栖息地恢复及浅滩湿地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建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培育区和景观培育区为主要内容的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以生态旅游发展区、循环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种植区和其他生态产业孵化区为主要内容的湿地生态产业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使草海湿地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经过近两年的保护和治理,草海湿地水面扩容近3000亩。

  声音

  村民又见儿时记忆中的东海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草海里游泳、抓鱼、捡海贝。水里的海菜真多,捞回来可以人吃,也可以喂猪。我们还常常两个人划一条船,到草海里去捞海肥。” 草海镇板桥村委会板北村67岁的李正来大妈从小就生活在草海边,回忆起儿时的快乐生活如数家珍,“可惜的是如今东海水太少了,长出来很多芦苇和杂草,想看海看不着,也没有人去捞海肥了。”当谈到东海的治理对自己的好处时,她说:“好处肯定是多的,不种田,政府还补钱。看着一大片清水,那才是我儿时记忆中东海的本来样子。水清了、环境更好了,我也盼望着多活些年。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早日治理好,更何况这是让子孙后代获利的好事情。”

  鹤庆草海湿地

  湿地位于鹤庆县草海镇境内,是典型的高原淡水湿地及云南省重要的水禽越冬场所,紧靠大理和丽江之间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华村。范围涵盖白龙潭、星子龙潭、南海、中海、北海、东海、五龙河、漾弓江沿线等宽阔水域,总面积达1000公顷以上。其中,南海、中海、北海、东海为草海湿地保护核心区,面积400公顷。最大水深2.6米,平均水深1.6米,于2001年被列为大理州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南、中、北海属于草海湿地西片。(记者 张大升 秦蒙琳 摄影报道)

阅读 103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