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 仙鹤飞翔湿地安康
----献给第15个世界湿地日
四十年前的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或《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成为缔约国。向海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首批加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一块国际重要湿地。多年来,向海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等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向海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互相渗透。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纵横交错,构成典型的湿地多样性景观。
向海区内林地面积2.9万公顷,其中蒙古黄榆面积1.9万公顷,是亚洲地区蒙古黄榆唯一集中成片的生物群落。区内还有植物600多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
在向海,最为有名的是鹤类。全世界15种鹤中,向海有6种,因此被誉为“丹顶鹤之乡”、“鸟类天堂”等。
围绕丹顶鹤等鹤类保护,向海保护区管理局十分重视宣传与科研。
特别是每年世界湿地日前后,保护区更是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四个一”——每学期学生给家长写一封爱鸟护鸟信,刷写一条湿地保护标语,宣传一个农户,上一堂防火课。逐村、逐屯、逐户印发湿地保护宣传单,让更多的人了解向海湿地之美,激发人们保护家乡生态环境……近5年来,通过周边群众打电话救治伤残鸟类数量100余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6只。
在科研方面,向海保护区主要在珍禽救护和繁育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吉林省林业厅投资了1040万元,建设完成了鹤类救护繁育中心。繁育中心开展了丹顶鹤等珍禽人工孵化和半散养繁育实验。如今,人工繁育的丹顶鹤80余只,东方白鹳4只。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开展了丹顶鹤野化试验项目,一对丹顶鹤三度飞越大江南北,补充了野化丹顶鹤种群新力量。
原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基博到向海考察时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但像向海这样拥有完好自然景观、原始生态环境、多样湿地生物的全球已不多了。向海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作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