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洞庭湖湿地文化 倡导湿地生态文明
——中国药科大学洞庭湖湿地文化保护小天使在行动
7月10—17日,中国药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18名大学生来到湖南省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守望云梦泽”—— 洞庭湖湿地文化保护小天使行动。
活动期间,大学们分赴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汉寿县城关镇、蒋家嘴镇、岩汪湖镇等3个关键社区,以多种方式进行了湿地文化和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大学生们“守望云梦泽”湿地文化保护小天使行动得到了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保护区宣教传育科与中国药科大学学生联合,在汉寿县城休闲广场进行了为期2天的湿地文化宣传、湿地保护大型图片展、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此次活动,大学生们在汉寿县龙池实验中学开展了湿地知识讲座3次,用电脑以视频、图片、诗词歌赋等多种形式宣传湿地文化的魅力,听讲中小学生超过500人次;他们还深入保护区周边社区,在蒋家嘴镇、岩汪湖镇开展了社会经济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
大学生们“守望云梦泽”湿地文化保护小天使行动,将使洞庭湖湿地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洞庭湖湿地文化、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队伍中来。
相关链接:
湿地文化,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着宝贵的价值。从2002年世界湿地日提出了“湿地:水、生命和文化”的主题后,2005年世界湿地日再次提出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这样的主题,至此,湿地文化这个新兴的概念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洞庭湖湿地文化,作为中国湿地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然而,由于气候变暖,使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各流域平均蒸发量增大,导致湿地面积锐减;另外,人类活动(不合理开发利用滩地、工业排污、垃圾污染)也加速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破坏了生态平衡。湿地文化在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中逐渐被遗忘,洞庭湖湿地遗留下的文化遗产及景观正随着湿地的没落而逐渐消逝,保护这些珍贵文化已刻不容缓。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