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山川秀美、草木葱郁的远古。脚蹬滚滚黄河的库布其沙漠,昔日的风姿荡然无存:牧人丢弃了草场,农人舍弃了家园,黄沙的魔掌试图抹掉这里的每一丝绿色,生命从这里消失。
向“死亡之海”宣战
“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积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王文彪还清楚地记得10年前库布其沙漠的真实写照。
“无路、无电、无水、无讯”的现状使这里仿佛与世隔绝,格外荒凉。牧民拉着骆驼去50公里外的镇上购物,来回得走三天,一次得购半年用的生活用品……
“我们那时修路治沙的认识远没有达到现在的保护环境、造福百姓、回报社会的高度,只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必须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被动地走上了一条治沙之路。”王文彪毫不回避最初的想法。
库布其不是“坏小孩”
亿利集团从穿沙公路防沙护路绿化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库布其不是“坏小孩”,沙漠不仅是可以治理的,而且是可以利用的。
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和黄河的南缘,实施了东西全长200公里的防沙护河生态工程,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锁住了沙漠的北缘,遏制了大面积的荒漠化,控制了沙尘,保护了母亲河,实现了“锁住四周、渗透腹部”的战略目标。同时,亿利资源集团以市场化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机制,利用以甘草为主的沙旱生植物药材和大漠的自然风光以及10多年来荒漠化防治的生态成果,规模化地实施以甘草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和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产业,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从“生态难民”到“生态富民”
牧民道格陶,一个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了50年的“生态难民”。风沙一次次半掩了他的土屋,他一次次用铁锹“抢救”了自己的家园。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辈子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07年7月,他和另外分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35户牧民,自己没花一分钱,喜滋滋地搬进了亿利资源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牧民新村。
“我搬到这里后由一种身份变成了几种身份。”刚刚“用绿色换来的钱”买了一辆夏利小汽车的道格陶笑着为自己“定位”。
道格陶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他每年都参与沙漠治理,成为企业的生态工人;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成为菜农;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亿利七星湖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
36户居民家家如此。他们来自散居在七星湖周边杭锦旗独贵特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他们的草牧场面积很大,但几乎全部沙化。
企业把分散居住在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牧民搬出来,为的是打造“生态无人区”,让沙漠得到自我修复的同时,也让牧民过上崭新的生活。
“防沙治沙光靠硬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漠治理,造福当地百姓。”王文彪感言。
|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