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丰富的植物覆盖,直达水边的休闲小径……一幅和谐的岸边生态美景图不久将在主城呈现。记者昨日获悉,新出炉的《重庆主城段消落带绿化报告》显示,在“森林重庆”建设中我市将全力出击两江四岸消落带生态恢复,年内将在石门大桥一带建主城最大消落带试验片区。今后将根据不同水位、不同地段、不同生境要求,10年内为40余平方公里消落带新披绿装。
据报告显示,我市主城消落带面积达到42.39平方公里,根据地貌形态分为漫滩型、平坝阶地型、浅丘坡型、峡谷陡崖型、冲积岛屿型,其中巴南区面积最大,为16.85平方公里,最小的为渝中区,面积为0.67平方公里。有些消落带由于缺乏恰当治理,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市园科所所长先旭东称,每年洪水消退之后,在长达八九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围绕主城绵延几十公里的两江四岸,礁石突兀、满目疮痍,还有一些垃圾污水肆虐,造成我市景观“晚上看得,白天看不得”的硬伤。
为此,主城将在“森林重庆”建设中,大力推广消落带的绿化治理。目前对于耐淹植物的选择难题已被初步攻克。记者了解到,根据多年科研,一些耐淹植物种类浮出水面,比如耐淹120天以上的秋华柳,耐淹92天的中华蚊母树和疏花水柏枝。
先旭东介绍,主城嘉陵江沿岸从马鞍石大桥、石门大桥到朝天门,长江沿岸从铜元局、鹅公岩大桥到马桑溪大桥,均纳入了此次绿化推广范围。比如市民关注的嘉华大桥—嘉陵江大桥沿线,根据其砾石丛生,且坡度在15°左右,将采取上部结合滨江路景观建设,选择藤蔓植物如藤蔓月季、云南黄素馨等进行垂直绿化;中部结合消落带生态绿化,选择耐淹的攀援植物,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如铁丝网、钢筋网格、筐等应用,便于植物生长;在下部大量种植瘦瘠野古草、多花蔷薇等消落带绿化植物,向上生长,由此形成色彩丰富的上、中、下多层次,多生态植物群落。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