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1来到江边,兴趣所至,先拍了两张江中情。
客乡徒步,独行于异域风情之中,自然是从未有过的身心感受。因为大部队要坐车前往“冠岩”观光,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应该往哪儿走更适合我的追求,于是漫无目的的顺着饭店门口的一条小渠朝着水流方向而去。心想它肯定能把我带到汇聚之处,因为生命与繁荣总是和它在一起。这里是一个自然的村落,小到可以尽收眼底,环顾四周,可从房与房的间隙看到农田里的葡萄架,虽然紧靠景区商业气息很浓,不少小贩挑着装有超不过二十斤的“提子”在向游客兜售,从座落的建筑物和人们的穿着打扮来看,这里的人并不很福裕。不到五分钟我就来到了江边,兴趣所至先拍了两张江中情的照片。
图表2江边沼泽中活动的蝴蝶。
亲水的习惯是不由自主的,与江边休闲的当地人眼光对接短暂的审视了一舜,相互无语,便来到水边。江边卵石无序的排列在沼泽中,少许的污泥上附着有不多的腐烂物,几只蝴蝶在它们周围殷勤的盘旋着,时而落到上面似乎是在取食。它们长的很好看,无论是艳色还是舞姿,眼睛随着它们转了几个来回,爱的不知所以。于是拿出随身的片机,从不同角度留下几张它们的身影,珍藏起来算作一种纪念吧。为何要留下这样的镜头,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心中好象是出于一种感激,真的,感激它们为我们搞清洁工作。别看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态现象,于我们的健康生活可是功不可磨啊。
图表4江心卵石上福寿螺的卵。
不知是不是水流的作用,卵石汇聚形成了一条坝,宽窄不一,高低有别,从岸边边向江中延伸,几乎到达江心,我顺着它往前走,卵石虽然被流水磨的光滑无比,硌住脚心还是不好受。石隙间有嫩芽径直向上,生气勃勃。被流水扯断的藻枝横七竖八的盖在石上,似乎想阻隔它们通向阳光的路,看来都是徒劳,就如人类想挣钱那样,可以为财死,以身试法又如何。阳光雨露对植物来说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能没有诱惑么。
突然,我发现靠近水边的不少卵石上都有福寿螺的卵。
这种现象对北方的游客来说是一种稀奇,从未见过,在“义江缘”景区看到,问导游,说是福寿螺的卵。碧水青石为背景,看上去异常鲜艳美观。不知为什么一片阴云刹那间飘上心头,“螺”不是和“血吸虫病”有连么,还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经查,人民网资料是这样写的: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看到这一消息,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苈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又查,血吸虫病的中间寄主为钉螺,并非福寿螺,这才松了一口气。“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水乡湿地,也曾惊天动地。
不过,我还是喜欢湿地,最让人高兴的是植物在这里家族多长势壮。植物不同,生长所需的元素不同,个体大小不同,汇碳作用也不同,除了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外,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几乎没有不用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有的元素都会进行重组,都会在重组中改变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为人类塑造生存物资和生存环境。植物生长量越大,需求的东西种类越多,我们就会感觉越舒服。
图表5江边的风尾竹。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