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广州正式启动“野生动物进城”计划,到2015年12月项目结束时,建成6个进城示范点,总投入约1000万元。昔日广州城区消失的雁、鸬鹚、松鼠等野生动物重新回城繁衍栖息,海珠湖有记录鸟类从不到40种到现在超过120种。对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评价“野生动物进城”取得“阶段成果”。有野生动物做“邻居”不再是外国人的生态福利。
A
现状
动物进城效果很好
连阿姨在湾咀头野生动物进城示范点从事看护工作,已有6年。
在湾咀头,以及附近海珠湖野生动物进城示范点中,“动物进城”计划效果已经显现:苍鹭、白鹭、鸳鸯、黑水鸡、八哥、绣眼、画眉、翠鸟、骨顶鸡等已经形成种群,人工放归的野鸭、环颈雉等鸟类也能在此繁殖和生存,和游人互动。
“动物进城效果很好!”广州“野生动物进城”主要参与者、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胡慧建研究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消失的物种重新回城,驳斥了此前部分专家的质疑——这种政府主导的放生能否达到效果。
6个进城示范点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由于面积大,是动物回城效果最明显的示范点,栈道附近鸿雁、野鸭、鹭鸟到处跑,鸟类从40种发展到120种;湾咀头示范点的野生动物最多,动物数量从当初500多只增加到几千只;流花湖、麓湖的动物跟人的互动性最强,可以用青菜等喂食。
“在环境中,动物是最好的指示物种,有动物就说明城市的环境改造相当好。”研究生态多样性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邓一荣说。
B
探因
进城示范点如何选出?
2004年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做了广州野生动物调查,得出两个结论:广州生态保护好的地区野生动物在增加。在大拆大建破坏地区,动物在减少。胡慧建等专家心里开始酝酿“野生动物进广州”。
“我们想动物回城项目可以作为指示物来优化广州如何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复杂程度,使得城市中也有接近自然生态的环境。”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邓一荣说。
2008年“野生动物进城”计划被上报给广州市委市政府最终启动。2009年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2009-2015年)》,启动“野生动物进城”保护工程,至2015年年底前,广州建成10个城市野生动物进城示范点。
最终重点实施了其中6个:大学城、海珠湿地、流花湖、麓湖、白云山、帽峰山。越秀公园取消动物进城示范点,是由于有工程建设影响野生动物;海鸥岛等郊区项目则由于人工成本、资金等限制,未开展工作。
至于为何选择这些节点,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邓一荣说,广州城南的湾咀头、海珠湿地是连接南沙和广州北部白云山的“货运中心”。流花湖、麓湖也可算是鸟类南北往返的一个交流节点,白云山、帽峰山由于草木繁盛一直是野生动物避难所。
C
盘点
哪些动物返回城中?
“其实不能叫野生动物‘进城’,而是野生动物‘回城’。”胡慧建研究员解释。
广州首批进城野生动物选定的物种以鸟类为主,包括雉鸡、红领绿鹦鹉、红头潜鸭、绿翅鸭、琵嘴鸭、斑嘴鸭、苍鹭、白鹭、夜鹭、鸻鹬类等,也包括中小型兽类,如鼬类(黄鼠狼等)、赤麂(黄猄)、松鼠、野兔等。其中红领绿鹦鹉已经在华南地区灭绝,其余物种不要说在广州城区,就是郊区也不多见。
对于为何选择这些动物回城,胡慧建研究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动物进城主要恢复对象是已经消失的本土物种,让受城市环境严重影响的物种恢复到自我维持的水平。这首先要去调查广州有哪些供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其次要了解广州历史上有什么动物,现在有什么动物。通过对比来研究有针对性地营造环境,吸引野生动物。
“对于已经彻底没有的野生种群,则通过人工养殖野化的方法,来让这些动物回城。”胡慧建介绍相关经验,还有就是通过声音、营造好环境,让周边动物在广州聚集。
据悉,白云山引入的物种包括有杜鹃、珠颈斑鸠、山斑鸠等鸟类,赤麂、华南兔、黄鼬等兽类,泽蛙、沼水蛙、斑腿树蛙等两栖类和蜥蜴类为主的爬虫类动物,动物总数量过千。
D
疑问
动物城里住得惯吗?
“通过野生动物进城,可以明确动物是可以回归的。”胡慧建研究员说。
广州“野生动物进城”实施这5年,城市野生动物回归比想象中的快,原来以为要3到5年,现在2年就有效果,比预期要快。
“城市中动物的饱和程度很低,一旦环境改善,动物很快就上升。”有生态专家解释。
进城的野生动物一定程度恢复了广州城区生态健康:海珠湿地的鸿雁吃湿地中的十字花科草,就控制了草的疯长,维护湿地生态平衡;野鸭和大雁回归后,珠江沿岸外来入侵物种水浮莲也得到了抑制。
为了让这些野生动物住得惯城市,专家们费了很大精力。“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条件包括三大要素:食物、水源和隐蔽场所。”研究过海珠湿地生态多样性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邓一荣说,广州的绿化都是按照园林景观要求来规划的,未考虑野生动物觅食需求,缺乏花、水和综合性环境。要让动物回城则要按照动物需求,改造城市环境,尽可能增加林间花果,让绿化符合动物觅食栖息繁衍需求。此外,需要利用树干的空间,形成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结构,丰富林下植物,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和高低错落的群层次结构,为动物提供隐蔽生存环境。
E
未来
哪种方式进城较好?
2015年年底,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副主任王建荣评估“野生动物进城”称:初步结论是实施了5年的野生动物进城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尤其是大学城湾咀头示范点,从一开始的一片荒芜,如今已是水草丰美。对于是否有新一轮广州“野生动物进城”,还未有官方说法。
在邓一荣等专家们心目中,广州“野生动物进城”最终目标要建成横贯广州市版图的野生动物进城生态通道,还需打通从化、增城、花都跟广州城区的联系,形成网络效应,将北部的陆生动物和南部滨海水鸟,逐渐引入城市。
据悉,2011年底至2015年12月的广州“野生动物进城”计划环境改造、人工等软硬件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评估,接下来广州如果能投入6000万改造和修补现有绿化,增加花果水源,建设30米宽度的林地,让动物进出城有水源、有花、有果,最终城里罕见的兽类将会进城,这样效果会较好。
不过,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彭少麟此前估计,如果真正要让各种兽类都能引进城,需要一条至少宽一公里的连续林带,在广州营造这种条件有难度。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