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湿地中国 作者:湿地百科课题组
专业号:湿地动物
2009/6/11 20:01:34
蛎鹬 Haematopusn ostralegus;Eurasian Oystercatcher
黑白色的涉禽。体长45~48cm。头、 颈、 上体黑色 ; 下背、 腰、 尾上覆羽白色,尾羽基部白色,其余部分黑色。眼、嘴、腿和脚朱红色,就像陆地上的喜鹊一样黑白分明又有鲜亮的红色点缀其中,甚是美丽。飞行时,白色翼带和尾羽黑色端斑极为醒目。
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地带,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用嘴搜索食物。主要食物为软体动物,如牡蛎、蛤、蚌类及甲壳类或蠕虫,还喜欢袭击那些露出水面张开着贝壳的软体动物。 “鹬蚌相争”中的鹬主要指的就是蛎鹬。它在沙滩上跑得很快,飞行时却显得缓慢而且振翼幅度大。在迁徙时也能做长距离飞行,飞翔力强。5~7月为繁殖期,筑巢于开阔地面上的海滨沙砾凹坑内,巢内还会放有小圆石、贝壳和各种废弃物,起装饰作用。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黑褐色斑点。蛎鹬具有一些有趣的繁殖行为,如银鸥产的蛋比蛎鹬的大,蛎鹬只要见到银鸥的巢,就会飞去孵银鸥的蛋,这时它完全忘记了自已的“家” 。还有,蛎鹬每窝总是产3枚蛋,如果在蛎鹬的巢里加进去2枚蛋,雌蛎鹬便会离开自已的巢,挪到有3枚蛋的其他巢去。
广泛分布于欧洲至西伯利亚。在我国繁殖于东部沿海省份,越冬在华南和东南沿海及台湾。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