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条红线即建立水资源开发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陈雷说,到2015年,中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下降30%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节水型社会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水资源问题,水利发展改革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在连续30年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2亿亩,粮食产量提高50%。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
然而,据水利部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黄河、淮河、海河三个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0.1%、21.6%、12.9%,北方地区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不仅是中国现阶段的突出水情,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长期应对的基本国情,”陈雷说:“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明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情况下,中国的水资源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平均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左右。
同时,粗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因水资源过度开发出现地下水超采、河流断流、湿地退化等生态与环境问题。
一些水利专家认为,中国必须在发展中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综合治理、全面节约及科学管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雷说,中国须推进水资源实现四个转变:从供水向需水管理转变;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他认为,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一批中小微型蓄引提水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