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林改"森林工程"激发积极性 农民自发种树50万亩

媒体:重庆日报  作者:王 翔 袁 询
专业号:重庆涪陵林业
2009/11/18 16:02:19
        重庆日报讯 (记者 王 翔 实习生 袁 询)“林改和‘森林工程’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树的积极性。”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从2008年9月以来,我市农民已自发造林50多万亩,比2007年提高了50%。

“这些树就是我以后的‘摇钱树’。”15日,在巫山县骡坪镇骡坪村,村民李向前正忙着在自家院后的小山坡上栽树。他说,现在镇里正在发展生态旅游,村里的公路、基础设施等都发展很快,他已经贴出了横幅,今后他家三楼一底的小院子就是接待游客的农家乐了。“别人来就是看树、呼吸新鲜空气的,要是不多栽点树,客人肯定要往其他地方去。再说,这树种了就是自家的。”李向前笑着告诉记者。

   “自发种树在各个区县随处可见。”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杨明兴介绍,自从我市林权落实到户后,森林成为一种可实实在在流通的资源,各种社会主体纷纷投资林业,全市以转让、租赁、拍卖、联营等形式流转山林3260宗,流转面积655.9万亩,流转金额5.9亿元。“他们看中的就是林业资源,而林业资源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树多不多。”杨明兴说,“像巫山骡坪村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不少农民利用手中的林权,搞流转、林木采伐等。因此,种树越多对农民自己来说是好事,能让他们赚到钱。”

如果说林改是农民自发种树的诱因,那么“森林工程”建设就是一道“催化剂”。在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随时看见翠绿的龙眼树。涪陵区林业局一负责人说,涪陵区在实施“森林工程”中,将种果树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免费为农民提供种苗。今年,涪陵区的龙眼不仅获得大丰收,还卖出了4元/斤的好价钱,农民种果树的积极性高涨,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院里院外,都栽满了果树。“村民热情太高,今年我们就三次上调了免费果树苗的申请数量,”该村村支书刘家奇说。

“按照我市‘森林工程’的规定,政府对四旁绿化等营造经济林的,将给予一定的补助。”杨明兴解释说,为加快实施“森林工程”,各地在市里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纷纷出台了自己的优惠政策,一些地方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经济林苗木,一些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如酉阳县,就在速丰林造林上,除了市里提供的200元/亩的补助外,县里还给出180元/亩的补助,仅去年就拿出1800多万用于补助。“这些补助直接给到了农民手里,加上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成为农民自发种树的最直接原因。”杨明兴如是说。

阅读 7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