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目前,不少候鸟已从北方陆续抵达泰州,将在这里度过寒冷的冬季。在溱湖湿地的冬候鸟中,野鸭最多,有8个品种4000多只。 近日,记者来到溱湖风景区,坐上客船,很快看见前方黑压压的一片。旅客小李正要拍照,但驾驶员李师傅并没有直线行驶,而是拐弯绕开。 “这些鸟基本上是野鸭,我认识的有斑嘴鸭、绿翅鸭,还有不少鸭子,我也叫不出名字。”吴师傅说,为保护鸟类,景区有爱鸟手册,客船不得靠近鸟群,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外。游人拍照最好带上长焦镜头,远距离抓拍,不影响鸭群正常的生活。 “鸭科冬候鸟,上月底开始陆续来到,主要为斑嘴鸭、绿头鸭、赤颈鸭、花脸鸭、绿翅鸭。”溱湖湿地野保站工作人员钱捷说,最多的是斑嘴鸭,然后是绿头鸭、绿翅鸭。目前,总数量4000多只。按往年情况,到本月底或下月初,野鸭数量还将增加一倍,达到8000只左右。 斑嘴鸭、绿头鸭属大型鸭类,体重1千克左右。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重0.5千克左右。它们都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些野鸭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一般10到11月飞来本地越冬,来年3月份前后到北方繁殖。 随着天气转凉,常见的夏候鸟白鹭、家燕、黑卷尾、杜鹃等多已离开泰州。不过,这不意味着在本地就绝对看不到白鹭、家燕等鸟种。事实上,每年冬天,鸟友在泰州还可以看到大白鹭、夜鹭 、苍鹭等鹭科家族的鸟,它们可能是从北方迁徙来本地越冬的。 泰州处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途经泰州的鸟儿数量比较多,其中,冬候鸟就有50多种。钱捷说,对观鸟爱好者来说,迁徙季是观鸟最好的季节,前后时间长达两三个月。 据了解,对冬候鸟迁徙大部队而言,白骨顶鸡、白腰草鹬、环颈鸻等冬候鸟会率先抵达,接着是白眉姬鹟、极北柳莺等鶲类、柳莺类冬候鸟,最后是绿翅鸭、大雁、小天鹅、红嘴鸥等涉禽、游禽。 延伸阅读 观鸟别穿鲜艳衣服 爱好观鸟的市民要注意服装、器械等物品的颜色,如大红、黄、橙、白色等色彩,在自然界中是典型的警戒色,鸟类对这些色彩非常敏感。因此,观鸟时不能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所带的照相机、望远镜等工具应该有所选择,如望远镜的镜片最好不要用红膜的,照相机的镜头是“大白”的话,最好要用迷彩布包裹一下。 另外,要注意与鸟类保持“警戒距离”,更不能为了拍摄角度而惊吓鸟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