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本终生在读的百科全书(3)
媒体:原创 作者:袁朝晖
专业号:陕西湿地
2009/7/29 8:45:34
红桦。红桦是一种美丽的植物,一美似亭亭玉立的红衣少女;二美是在特别瘠薄的土壤上,充当一种先锋植物。红桦在长青保护区分布在海拔1400-2600米之间,大多散生、团状、片状分布,在大坪万方沟左手沟的上部有几片纯林,非常美丽。红桦是一种高大乔木,高达15米左右,胸径40厘米左右,一般生长在乱石堆中。
红桦的翅果经风的吹拂,落在废弃的林区便道上。林区便道下部是碎石,路面是沙子,一般植物很难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存活,但是,有几种植物恰恰能适应这样的小生境,能叫得上名字的有以下几种:卜氏杨、柳树、竹子、悬钩子、胡枝子和一些草本植物。在这样瘠薄的条件下,突然出现这么美丽的一些幼树,红色的茎杆和枝条,嫩绿的树叶,你会有一种惊奇、美丽、希望的感情在心中升腾,无论如何,在这些石头缝里,有些生命生长出来,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看见红桦,我就想起了土地与种子,有了土地与种子,什么美好的植物都可以生长出来,就是在异常贫瘠的土地上,也会生出热爱这块土地的红衣少女。这位少女,会用自己的树皮,写出最美的情诗!
每一块土地,都会进化出多种生存方式;每一种特化的成功者,都会带给人许多启示。
蛇。一般人都比较讨厌蛇,这有两个原因:一般蛇都比较腥臭;二是有些蛇有毒,如果人不注意,使蛇产生误会,遭蛇袭击,致人受伤或死亡,所以人痛恨蛇。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这主要是传说、宣传教育的缘故导致的。小孩子的时候,多数人都读过农夫与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起码说它不具有普遍性。这可以从生活经验中知道,多少人会把一个又腥又臭的毒蛇放入怀中呢?当然,作为一个故事还有多方面的寓意,不在本文述及范围。我以个人的经历谈一点对蛇的认识。
在长青自然保护区,有许多蛇类,据不完全统计也有十二种。像乌梢蛇、翠青蛇、黑眉锦蛇、菜花烙铁头,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这些蛇类有的属于中山类型,有的属于低山类型;有的属于无毒蛇,有的属于有毒蛇;有的在陆地上生活,有的在水中生活。现在先说重要的一点,在野外如何区分有毒与无毒的蛇:一般来说,无毒蛇体型较大,一米以上,头较圆,不成三角形;见人的干扰活动就跑掉了,即使偶然误会咬了人,也只是留下几个牙痕,对人没有什么危险。有毒蛇体型较小,一米以下,头呈三角形,见人一般不马上逃走,会直立头部,作攻击状;不同的毒蛇,其致毒的机理不一样,有神经的、血液的、混合型的;不熟悉山区情况的,可以上山时拿个棍,起到打草惊蛇的目的,避免与毒蛇产生误会,导致不必要的危险。
为了消除对蛇的偏见,增进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蛇类其实也是大自然的精灵,动物进化的佼佼者。蛇类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冬眠习性,这些生存的重大技能不知是在那个地质时期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历史上,各个地质时期的气温不一样,有冰期与温暖期,许多动物就是在冰期灭绝的。我们常说的第四纪冰川就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质时期,这一时期存活下来、种群数量现已很少的生物,我们称之为孓遗生物,如:大熊猫、中华鲟、矛尾鱼等。蛇类在冬季食物贫乏、气温很低的不利环境条件下,会选择冬眠;食物丰富的夏季,会大量进食。它的嘴很有特点,张得很大,会把很大的老鼠一口吞下,再慢慢消化,一周时间进食一次也可维持生命。蛇类还具有蜕皮习性,蜕一次皮,长大一些。蛇类有固定的洞穴,每日的狩猎位置也比较固定,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在同一地点出现,冬季会成群在一起冬眠。
一九八五年,我参加工作,第一天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到大西河做森林调查,一天之内,就遇到了七条蛇,最近的一次,一只手几乎抓到了一只蛇,但是,那是爬山过程中无意的动作,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过后有些害怕,但也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恐惧。虽然自己不敢捉蛇,从来也不多么讨厌蛇。
在以后的二十几年工作过程中,我做过蛇类的调查,有时不注意或者忙于观察蝴蝶,发生过几次蛇缠绕在腿上的事情,幸运的是,同行的同志告诉我,我都快速地甩掉了。
在华阳保护站居住时,经常会有人告诉我房前屋后、操场上有毒蛇,我都快速地跑去,把毒蛇捉住做了标本,有时也可能是无毒蛇。
蛇类,为我们捉了许多老鼠,还是有益于人类的。况且,蛇类有这么多生存的技能,它的存在,是美好的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这些美丽的精灵,丰富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