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们不能忘怀。它多灾多难——
1月,一场罕见的龙卷风席卷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华盛顿州,进而又袭击了美国南部各州,这是美国23年以来遭遇龙卷风袭击最严重的一次;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遭遇一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1月10日到2月初,持续了20多天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中国南方20个省市造成了53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损失,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5月,登陆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给这个国家造成的灾情令人揪心,经济损失无从计算,仅失踪和死亡人数就接近14万;
此外,中亚、中东和南美洲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今年都曾受到旱灾影响,南亚以及东非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则受到洪灾威胁,由极端气候导致的大型自然灾害纷至沓来。 它肩负重任——
在波兰小镇波兹南,气候变化的余音未了,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 O P 14)因被视为全球未来气候协议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显得步履沉重。不管比赛如何艰辛,好在宣告人类社会正式进入气候谈判下半阶段的发令枪已响;
10月以来全球普发的金融危机,更让大家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绿色经济。撇去房地产业的泡沫,发展迅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价值是否凸显?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能否重挽颓局,引领世界继续可持续发展?
它承载厚望——
10月5日~14日,第四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大会正式通过了《塑造可持续的未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2012年计划》,全球可持续生物保护远景目标正式确立;
7月7日~9日,在日本洞爷湖,八国集团领导人共同发表声明,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
11月,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表示,他上任后将带领美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切实履行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竞选承诺——美国将领导世界走向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
变暖还是变冷,气候难题何去何从?
2008年伊始,全球气候就发生了很多异乎寻常的变化,先是中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的严重冰雪天气,而后是英法等国罕见的初春雨雪降温,难道全球不是变暖而是变冷?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将此归结于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它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
实际上,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可能面临几个转折点。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加侯在今年初接受BBC采访时明确宣称,2008年全球气候将变冷。而这些预言不久后就得到证实。
5月6日发表在《Eos》杂志上的一份极地气候研究报告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给北极和南极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北极海冰在融化,南极气温却在降低。在北极,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大量海冰的融化消失,这一趋势可能还要继续。而在南极,臭氧空洞给那里本已复杂的天气形势又增加了变数。
变暖也好,变冷也罢,2008年世界各地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气候变化难脱干系。
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形势和来自科学观察研究的成果表明,狙击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这一点,全球已经达成了共识,并准备再次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行动首先从深晓气候变化利害的科学家中展开。今年5月,包括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700多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出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带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呼吁美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排放,以便到205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80%。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