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昆明湿地守护者 每人每天打扫垃圾数百斤

媒体:春城晚报  作者:王宇衡
专业号:天使之城
2014/9/23 15:02:33

打捞乘客从车窗里丢往滇池里的垃圾。记者王宇衡 摄

湿地——滇池边飘起的绿色带子,犹如滇池之肺,呼吸之间,净化着滇池的水质。在人们赞叹绿色湿地之时,却也有极不文明的现象发生。记者看到:有人从高海路上,直接将垃圾丢到湿地中,有人则因为钓鱼带来了垃圾,有的则是来湿地休闲带来垃圾,尤其是每逢大假过后,湿地成了重灾区,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针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每天,都有一群人活动在湿地中,为滇池清洗着“肺”。不久前,晚报记者跟踪这些绿色的身影,用镜头记录滇池保护者的清肺行动。

8月28日,在高海公路省委党校的滇池畔,“砰”的一声响,只见一个塑料袋落入草海水中,溅起点点水花。保洁员张学清见状,对着记者无奈地笑了笑后,划着小木船到水中,费了十来分钟才将塑料袋及其飞溅出的垃圾打捞到船中。张学清说,他们打扫垃圾,有时还得注意着高速路上的抛落物,不小心掉在头上,还真是受了伤也找不到付医药费的主。

张学清家住船房河边的新河村,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近几年来,开湖的时间越来越短,捕鱼也满足不了生活开支,许多人都到外面去打工,而他和村子中的几十人,则当上了保洁员,从捕鱼者变成了滇池的保护者,湿地中的清洁员。他们6人一组,负责省委党校沿草海一带四五公里长的地段,每天早上5点钟来上班,下午5点钟下班,中午休息一两个小时,每天一人打捞垃圾约五六口袋,6个人每天打扫的垃圾大约有两三吨,一两天时间,便会有垃圾车来将他们收集起来的垃圾拉走。

西山区水务局“四退三还”指挥部工程师王鹤松介绍说,西山区湖岸线长68公里,湿地建设面积达2.1778万亩,搬迁人口达7000余人,现已初具规模,形成点线结合的围绕着滇池的绿色飘带,大一点的湿地主要有西华湿地、山邑村、晖湾湿地、观音山湿地等7个,保洁员共计130余人,每天打扫的垃圾约有20余吨左右。为了让滇池的“肺”更加干净,他希望人人都来爱护滇池,不要乱丢垃圾。

春城晚报 记者 王宇衡 摄 管弦 文

阅读 23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4/9/23 21:45:26写道:
每次看到这种心里特别不舒服,明明自己的举手之劳不做,积攒下来就要费很大的人力!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