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纪雨童)6月26日,一对“留守”三门峡白天鹅成功繁殖孵化的6只天鹅宝宝“满月”,创造了黄河流域首例野生大天鹅成功自然繁殖的奇迹。当天,三门峡大天鹅保护研讨会举行,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聚集三门峡,研讨奇迹发生三门峡的成因,总结大天鹅保护经验,就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市委书记杨树平在研讨会上作讲话。
国家林业局湿地恢复领域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洪剑明,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徐基良,郑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李长看,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博士赵海鹏,市领导吕挺琳、张朝红、牛兰英等出席研讨会。
白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易危物种,每年约有3万只白天鹅在中国越冬。我市是全国越冬白天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天鹅之城”的美誉。作为“中国大天鹅之乡”,近年,我市一直把大天鹅保护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加快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启动“蓝天工程”,全面关停、拆除燃煤锅炉等污染源头,并紧紧围绕大天鹅和黄河湿地保护,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每年10月到翌年3月,吸引成千上万只白天鹅在此越冬。今年,一对经过救治后“留守”三门峡的白天鹅成功自然繁殖孵化出6只可爱的“天鹅宝宝”。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三门峡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对大天鹅的保护把脉问诊,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野外大天鹅自然繁育区域,在中国仅限于新疆、内蒙古的北部以及东北地区北部。白天鹅的繁育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野外滞留白天鹅在越冬地三门峡成功繁殖尤为不易,这创造了大天鹅自然繁殖孵化的奇迹,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也为研究恒温动物的适应性课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充分说明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大天鹅保护和管理工作,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美,大天鹅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适合栖息繁殖。希望三门峡今后进一步保护好大天鹅种群,让“天鹅之城”这张城市名片更加亮丽。
杨树平在讲话中指出,与会专家的意见建议,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持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实更有力、路子更清晰。三门峡加快转型发展、加快生态改善依然在路上,任重道远,要进一步扛起责任、加快转型发展、把环境打造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好生活新期待。只有打造好大环境,营造好小环境,才有白天鹅在这里栖息,创造自然繁衍的奇迹。要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打造更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天鹅栖息,让三门峡“天鹅之城”更加名副其实。
杨树平强调,人民群众对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工作动力和奋斗目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给三门峡带来了战略机遇。我们要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把三门峡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重要节点城市。要通过对珍禽异鸟的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通过实现“十六字”发展目标,让三门峡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新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杨树平在此后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三门峡转型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但新常态下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三门峡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强化保护白天鹅意识,共同把三门峡“天鹅之城”品牌叫得更响。
研讨会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腾讯大豫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等近二十家媒体记者参加报道。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