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强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见成果
媒体: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刘慧锋
专业号:大兴安岭湿地
2010/3/19 16:18:30
大兴安岭地区强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区已建有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物种保护等类型的林业自然保护区19处,总面积138.27万公顷,占全区总经营面积的16.5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面积485585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面积498136公顷;地级自然保护区11处,面积399021公顷。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983721公顷,占全区总经营面积的11.78%。
近几年,我区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去年,根据年初地区“两会”确定的新增各类保护面积35万公顷建设任务的安排,结合实际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县区局,截至2009年末,全区已完成9个保护区、2个保护小区、2个湿地公园的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任务,完成了评审工作,新增各类保护面积39万公顷,超额完成年初“两会”下达的工作任务,达到省政府对我区2009年度生态建设指标考核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开展了有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使林区人民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得到普遍提高。
今年,我区将全面落实地区“两会”新增各类保护面积30万公顷的重点工作任务,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全面完成2010年生态区建设指标的落实,完成“十一五”期末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9.57%的目标,并广泛开展示范保护区建设,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林业局安排部署,2010年我区将完成呼中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建设方案编制上报工作。组织开展保护区考察学习与交流培训;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清山、清沟、清人”等活动,加大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火灾预防。精心组织编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立足于保护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融合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在尊重自然、尊重乡土、尊重文化的基础上,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地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有力地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