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2007年终特稿:公众渐成环保主体

媒体:新华网   作者:李忠将
专业号:日月同辉
2007/12/31 18:56:19
 
 
  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绿色消费,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关注和倡导的问题,全民的环境危机意识越来越明显,保护生态家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这必将极大推动中国的生态现代化进程。

  绿色生活逐渐流行 

  环保主义者费兵吃饭坚持使用勺子,出门乘坐公交车,旅行时选择环保型酒店,随身携带垃圾袋,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郊区度假时不忘种植小树。

  朋友余樟琳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一名环保者。余樟琳常送朋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是否选择了低碳排放量的旅行方式?是否想过在郊区旅游时种一棵树、植一片绿?是否能随身携带垃圾袋,不随意丢弃垃圾和电池?是否能做到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不是选择了环保型酒店,并在使用过程中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洗涤等行为?是否就餐酌量点菜点食物,避免大吃大喝造成浪费?

  如今,在如费兵、余樟琳这样的环保人士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环保大军,日渐强烈的环保意识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也使绿色环保生活渐渐流行于许多人中间。

  贵州省环保局专家余勇清说,对环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大根源,我们应该选择对健康有益、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方式,抵制和避免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有害消费。

  引导群众参与事半功倍 

  在不断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引导群众参与环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是距辽宁老铁山10公里处一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当地百姓长久以来形成了捕鸟的习俗。为了保护路过的候鸟,保护区管理者与老百姓之间发生了持续20多年的冲突。

  如何结束这场由来已久的“战争”?管理人员意识到,不能简单地靠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他们利用当地百姓识鸟、捕鸟的技能检测候鸟,把当地建成学生教育实习基地,开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这一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百姓生产生活得到了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如今,许多政府部门清醒地认识到,引导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明智之举。百姓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县永康乡尧古村布依族村民覃春帅住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好的一片喀斯特原始森林。覃春帅说:“保护区刚建立时,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群众意见很大。”

  保护区引入参与式理念设计社区发展项目,管理者帮助当地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发展替代性能源,鼓励原住民参与生态旅游接待。覃春帅说:“政府帮助我们致了富,我们与政府共同维护着自己的家园。”

  “如今,保护区管理人员由‘管理者’转变为‘协调者’,群众由‘被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冉景丞说。

  从“黑色增长”到“绿色之路”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抛弃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的“黑色发展”路,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地争相探索和实践的发展模式。

  沿贵州省遵义市百里赤水河一路行来,但见两岸从水边到山顶遍植翠竹,绿波连绵,构成一幅舒展百里的绿色画廊。

  赤水市曾以伐木的“木头财政”为主业。1998年后,赤水市变“木头财政”为“生态立市”的战略谋发展。他们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动农民漫山遍野种竹,大力培育富于当地特色的竹子种植和加工业。如今,上百万亩竹林和数十万亩森林覆盖了全市所有荒山,高达73%的森林覆盖率让全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和严格的环境保护,让赤水市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空气变好了,区域气候改善。全市多年没发生地方病、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粮食连续10年丰收。

  遍山翠竹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大同镇天桥村村民黄恩贵,在其宽敞的二层小楼里向记者谈起生态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他家种了100多亩竹子,靠编竹席、卖竹原料和卖竹笋等,全家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

  穿行在贵州大地,所到之处满目青山绿水。在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环境立省”战略被放在5大发展战略首位,明确要求“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

  倡导绿色生活,致力于绿色增长,2007年堪称百姓环保绿色之年。
阅读 24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