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马陆镇年内将建20块人工湿地

媒体:青年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23 9:23:21

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中,出现一池枯黄的残叶,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中呈现出金色的光芒。“你别看现在这些花都枯萎了,但到了夏天,开了花的美人蕉会使整个湿地焕然一新。”嘉定区马陆镇科技环保办主任浦明良指着大裕村的一处人工湿地说。在上海湿地资源愈加稀缺的今天,记者从马陆镇获悉,该镇年内将在全镇范围内完成20块左右的人工湿地建设,其中大裕村等新农村中的湿地工程已竣工,当地居民及市区游客能在人工湿地畔体验到“会呼吸的土地”带来的别样清新。本报记者 丁烨

个湿地区域约占10亩地

络绎不绝的绿色植物从大裕村的入口处开始无限延伸,萧索的冬日午后,村中的河道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右侧出现的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提醒着入访者,大裕村是个彻底的“葡萄村”。无论是农民自家的田地,还是葡萄园园区,都是星罗棋布的葡萄架,由于是冬季,空空的葡萄架上徒留着些藤条。而转个弯,又一片整齐、茂密的树林映入眼帘,正是在这片树林边,寻找的那一片人工湿地进入视线,水面上横七竖八地直着许多美人蕉的枯枝,几乎将水面铺满。

“这块人工湿地的核心区大约占1到2亩地,如果计算进周边打造的绿化,约占10亩地,现在大裕村中已经建好了3个。预计今年还要再建造10个。”据浦明良主任介绍,这些人工湿地大都会种植着芦竹、香蒲、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它们能够大大改善新农村的生态环境。据了解,马陆镇在嘉定区环保局、建委的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陆续在镇里主要村落推出这一工程,并请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大裕村具体工程,去年年底大裕村中潘家南刘、北桥顾家等处的人工湿地业已建成,而镇中其他如大宏村、陈村、李家村等村落的人工湿地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建造湿地的这些土地本来就是村里的绿化用地,并不占用农民耕地,老百姓也很欢迎在自己的家门口改善生态。将要打造湿地的村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湿地的面积,但每块湿地的平均面积应该都会有5亩地,有一定的量。”

生态建设带动当地旅游业

上海的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然而随着近年来不断的土地开发,一些著名的湿地已濒临消失。根据相关资料,上海市现有较大的湿地27块。其中包括大小金山三岛、崇明东滩等重点湿地5块,崇明岛周缘等一般湿地22块。这些湿地是上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其中包括150余种植物和200余种动物。本次马陆镇在村落中建造人工湿地,总计投资约4000万人民币,在打造生态农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马陆葡萄旅游业的发展。

建造在大裕村之中的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每年在葡萄成熟季节都能吸引大量的市内外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正宗的马陆葡萄。据业内人士分析,马陆镇的一些村庄本来就是环保型的生态村落,葡萄产业已经为马陆带来可观的人流与经济收入,而镇中陆续建造的这些人工湿地虽地处村落之中,但皆属于开放式景点,无论是村民还是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都能自如地走近这些生态景观,“届时,来葡萄园旅游观光的游客也可到附近村落的湿地旁去走一走,体验一下在城市中少见的湿地景观。饿了就在农家乐中吃一顿正宗的农家菜,生态农村建设无论对游客还是对当地农民都是一件双赢的事。”

【链接】

“自然之肾”净化生活污水

湿地因能够净化环境被喻为“自然之肾”。在位于马陆镇大裕村北桥顾家人工湿地,生活污水顺着污水纳管流进综合池进行预处理后,用水泵打入种满了美人蕉的人工湿地。污水里的有机物在人工湿地中被美人蕉的根部吸附、降解,之后流出的水变得清澈见底。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远远高于gb18918-2002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自然生态塘。因此这些人工湿地同时也兼顾着农民生活污水“过滤器”的功能。

阅读 36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