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小雨中的湖北大九湖湿地,就像一幅细雨绵绵的水墨画。远处的青山与湖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微润的空气沁人心脾。
这一天,记者随中国气象报社“绿镜头 发现中国”系列活动走进大九湖,才知道它的美,充满了厚重。
半个世纪的磨难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位于渝、鄂交界处,海拔1700米,面积36平方公里,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湿地公园。
这块美丽的土地,其实背后有着太多的伤痕。
20世纪60年代,为了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神农架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林木采伐区,其丰富的林木资源被分属周边三个地区的生产队联合采伐。
那段时间,轰鸣的伐木声给大九湖这片沉寂许久的土地带来了短暂的喧闹和繁华,众多枝叶丰茂的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在原始林木被开发殆尽之后,这片土地又逐渐被人们淡忘。
大九湖湿地国家公园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谭开甲告诉记者,从1986年起,当地政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将这里作为高山牧场大力发展。不过,由于大九湖冬季寒冷,越冬牧草储备不足,交通不便又造成运输补给困难,畜牧业并未发展起来。
大九湖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
2001年,当地政府聘请农业专家现场考察充分论证后,认为大九湖湿地自然气候适合推广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声势浩大的围湖造田由此开始,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使得这片土地越发贫瘠。
合理开发和利用
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流转中,靠山吃山、靠湖吃湖让当地人们吃到了甜头。然而,无序的掠取总有终结的一天。人们开始意识到: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大九湖湿地。
从2006年开始,湖北省政府和神农架林区开始对这里的生态进行恢复。建设生态暗坝和人工湖,恢复湖泊,退耕还林,在已形成的湿地湖泊内培育了适宜的野生动植物,投放用于观赏、科研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的鱼苗,移栽水生植物……
“现在这里共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湿地3万余亩。”谭开甲说,大九湖的生态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如何让这一片美景为世人所共赏呢?
当地政府承担了规划之外的外部交通环境改善建设工程,全线启动了大界岭至大九湖24000米及大九湖至竹山4000米的公路改扩建工程,极大改善和解决了制约大九湖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
工程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大九湖湿地管理局局长王文华说,大九湖湿地基本上是三天一场小雨,五天一场大雨,下雨等天晴,天晴等水消,水消等路干,施工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建设工地上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陷入泥潭中更是家常便饭。
神农架的守护者
在风光秀美的大九湖湿地内,多要素自动监测气象站也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2009年,为科学收集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气象数据资料,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保护和利用这片湿地,大九湖湿地开始建设多要素气象站。
神农架林区气象局局长张书强说,该气象站可以提供降雨量、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湿度等要素。
而除此之外,神农架林区还有38个区域自动监测气象站,它们一起组成了立体气象监测网,共同服务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神农架的守护者。有的气象站甚至建在了海拔将近3000米的地方,气候环境非常恶劣,但是神农架林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要爬上爬下,进行设备故障排查。
张书强说,下一步,气象部门将提高监测与服务的精细化,扩充更多的监测项目。同时,将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更加深入了解神农架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为当地生态保护与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科学、基础、翔实的数据支撑。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之音》曾预言,几年内,神农架将从地球上消失。而近30年时间过去了,神农架不但没有被人类毁灭,而且在生态保护之路上稳健地前行着。
我也说两句 |
游客于2014/12/16 13:18:02写道: 留点痕迹下。然后继续潜水去~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