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28日讯 今夏,中国报协党报分会第23届年会暨“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辑看鹤城”活动展开。来自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新疆等20多个省(区)、市近百家党报的社长总编辑聚首美丽的嫩江江畔。
7月26日下午和7月27日,参加完中国报协党报分会第23届年会的百名老总们参观了鹤城,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富有激情和魅力的齐齐哈尔。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高歌起舞展翅翱翔的丹顶鹤、震撼世界的“国宝”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的万吨水压机、神威无比的155榴弹炮和80公里火箭炮、西子湖般美丽动人的劳动湖、百年古苑龙沙公园、独具特色的梅里斯达斡尔族民俗风情园……每一处都让老总们那样着迷,每一处都让他们竖起大拇指——齐齐哈尔,美!
鹤城人——淳朴
7月26日午餐前,刚刚同山西阳泉日报社社长郭怀寿相识,他就急不可耐地向记者夸赞起鹤城人的热情。
“25日,我们刚下飞机,就感到你们这里的人热情好客,帮我们提包、介绍齐市概况及周边的旅游特色。当晚,我们出去遛弯,迷了路,碰上一对情侣,看到我们是外地人,他俩一直把我们送到宾馆门前。
据了解,这次年会,组委会专门聘请了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心脑血管专家邵海峰主任医师为老总们作专职保健医,这在以往的会议是从来没有的安排。难怪老总们都夸:“齐齐哈尔人办事就是周到热情。
马戏团——太棒
7月26日晚8时,老总们来到齐齐哈尔马戏团,在这里观看专场演出。
听说齐齐哈尔马戏团曾多次到欧洲、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出访演出,更是受到过许多国家政要的亲切接见,目前还有演员长期在国外表演时,大家都对这支马戏团肃然起敬。
表演中,空中飞人、顶大缸、多人跷跷板等节目令观众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走出演出大厅,老总们三三两两,仍在谈论着演员们的高超表演。
大湿地——鹤舞
7月27日上午9时多,经过30多分钟的车程,老总们来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偌大的湿地、浩瀚的芦苇荡、自由翱翔的各类水鸟,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老总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踏在松软的土地上,无比惬意。
最让老总们感到惊讶的是丹顶鹤放飞。10时30分左右,一群训练有素的丹顶鹤在训鹤员的带领下来到一片空地,训鹤员一声口令,丹顶鹤纷纷展翅冲向天空。顿时,观众们沸腾了,迎着丹顶鹤也张开双臂,老总们就这样又一次被鹤城的湿地所倾倒。
一次年会,相信每一位老总都收获颇丰,不仅是年会本身,来到鹤城,更是一次收获,这里的人,这里的水,这座城市,用她独有的魅力迷倒了老总们……本报记者冯维军
鹤城与济宁应优势互补
访济宁日报总编辑陈玉星
“对来齐齐哈尔向往已久了,这次来之前又特意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齐齐哈尔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有驰名中外的扎龙湿地,是世界珍禽丹顶鹤栖息繁衍的地方。齐齐哈尔又是中国装备工业基地之一,还是中国绿色食品之都……”昨天,山东济宁日报总编辑陈玉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陈玉星告诉记者,古城济宁文化呈现多元性和兼容性,集中体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其“厚德载物”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有曲阜孔庙、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邹城的孟庙、孟府等,济宁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这和鹤城悠久文化很相似。陈玉星希望齐齐哈尔和济宁两城市多多沟通,通过对比、优势互补寻求切入点,融合两城市文化,把城市建设的更美好。本报记者冯维军
参观一重是我最大的愿望
访承德日报总编辑刘志武
“中国一重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一直在关注着她的发展,她给我以震撼……”昨天,与承德晚报总编辑刘志武聊起鹤城的第一印象,这位上世纪70年代的资深工业记者,开门见山说起了一重集团。
在刘志武眼中,中国一重是共和国重工业的先驱,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从事工业采访活动时起,刘志武就十分关注中国一重的变化和发展。
“来到齐齐哈尔,到一重参观学习是我最大的愿望!”刘志武终于不虚此行,在7月26日下午与党报老总们共同参观了一重集团,他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一重在中国工业史上绝对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从它的发展中,我更看到了民族崛起和富强的希望,她始终值得我们去尊重、去关注……” 本报记者于恩浩
把扎龙的环保理念带回去
访孝感日报副总编辑晏乐安
文化内涵厚重,工业基础扎实,农业地位重要,两天里边走边看,来自湖北的孝感日报副总编辑晏乐安对齐齐哈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对这片土地很敬佩!”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参观,晏乐安的镜头不仅仅对着翩然起舞的丹顶鹤,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周围的环境保护,才是他最为关注的。
如何保护家乡的大湿地,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晏乐安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同样有湿地保护区,但人为破坏十分严重。来到扎龙湿地后,晏乐安找到了答案:“这里人为破坏的少,人与自然相处得很和谐,让我感到许多新奇之处。我要用笔和镜头把扎龙的环保理念、发展思路记录整理下来,带给我的家乡,让那里的人们认识了解齐齐哈尔、学习齐齐哈尔。” 本报记者于恩浩
每一处景致都让人流连
访沈阳日报编委薛柏鸥
白、绿、红、黑,第二次踏上鹤城大地,沈阳日报编委、资深摄影记者薛柏鸥对我市的印象越来越深刻。象征纯洁的丹顶鹤、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纪念抗战的和平广场、融合了科技与智慧的重工业基地……薛柏鸥的镜头里,装得都是这些。
龙沙公园里大大小小的合唱团,扎龙芦苇荡上起舞的丹顶鹤,城市内原生态的绿化,每一处景致都让薛柏鸥流连。“来到这里,精神振奋,心情也很好!”
薛柏鸥最为羡慕鹤城的,就是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紧张喧嚣,没有高楼林立却冰冷森然。“齐齐哈尔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求快,但却保留了许多原生态,这也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一座清醒认识自己的城市。正因为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厚重的人文内涵,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报记者于恩浩
扎龙景区应保持“原汁原味”
访菏泽日报社社长常健
“飞舞的丹顶鹤太美了,偌大的湿地、浩瀚的芦苇荡太壮观了!”昨天上午10时左右,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记者给山东菏泽日报社社长常健打电话准备采访时,常健这样告诉记者。
中午午餐后,记者如愿采访了常健。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虽然从菏泽到齐齐哈尔交通不是很便利,但是来齐齐哈尔后感觉太值得了。几天来的参观走访,才真正觉得齐齐哈尔“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装备工业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称号确实名副其实。在提及如何让鹤飞得更美、城市建设得更亮丽的话题时,常健建议,齐齐哈尔一定要继续走好生态城市建设这步棋,千万不能重复一些南方城市为求经济大发展而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一定要在上项目、规划城市发展时想全、想好,特别像扎龙自然保护区这样原生态的地域,一定要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尽量减少人工建设。 本报记者冯维军
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
访平顶山日报总编辑娄禾青
初饮嫩江水,又食嫩江鱼,初次来到齐齐哈尔的平顶山日报娄禾青总编辑,对这座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城市印象颇好,他将自己对鹤城的印象归为三句话:“环境优美、城市大气、居民本真。”
在娄禾青看来,鹤城是做当之无愧的生态城市,“蓝天如洗,白云如带,大地一片绿色。如果其他地方有田野,这里就是原野!”对于久居中原地带的娄禾青,鹤城的热是凉爽的,阳光下,在树阴中乘凉是件美事。
“城区框架大、空间开阔、疏朗,虽没有高楼林立,但却很干净,没有压抑感、没有塞车,徜徉其中很舒服。”
逛过工人文化宫、鹤泉园、龙沙公园后,娄禾青对鹤城亲切、热情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那样的从容淡定,生活中充满了自信,这是一座充满了希望的城市!” 本报记者于恩浩
可否借鉴溱湖湿地的会船节
访泰州日报副总编辑张建兰
这次来到鹤城被张建兰看作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虽然她是南方人,但她的先生曾在东北生活多年,所以,张建兰一踏上鹤城的土地,一听见鹤城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亲切之感便油然而生。加之这里又与江苏同有湿地文化,这些都让张建兰对鹤城产生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张建兰说:“在这里可以感到生态、绿色、纯净、无污染,感到城市的开阔和疏朗,令人心旷神怡。而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丹顶鹤的放飞,更是一种心情的放飞,有净化心灵之感。”
对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张建兰建议扎龙可以借鉴泰州溱湖湿地的会船节,将十里八乡都聚集起来,多办一些有影响的、互动的活动,像溱湖湿地叫响“天下会船数溱潼”的名号一样打造活动品牌,这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加。 本报首席记者张 娜
还想在这里多逗留几天
访北海日报副总编辑潘世远
“从南端的北海来到北端的齐齐哈尔一直是我多年的向往,这次如愿以偿了!”广西北海日报社副总编辑潘世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经过两天多的参观走访,这位报社老总对齐齐哈尔有了初步了解,他对记者说,这里的空气清新,天特别蓝,尤其喝了甘甜的嫩江水、品尝了鲜美的鹤城鱼、参观了令人震撼的“万吨水压机”和特色旅游景点后,感觉齐齐哈尔基本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了。
潘世远告诉记者,来之前还打算开完会再到漠河或满洲里等地转转,可是两天过后,却感觉意犹未尽,还想在齐齐哈尔多逗留几天。潘世远说,齐齐哈尔应在宣传自己这方面加大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方面可以效仿南方一些城市“打包”在国内知名大媒体宣传的做法。另外,作为连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漠河北极村等地的中转站的齐齐哈尔,应该做好、做足“驿站”功能。 本报记者冯维军
鹤城我还要再来
访泉州晚报党委副书记张春森
“几天看下来,感到这里的确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城市的空间很大,没有钢筋水泥的森林围绕,让城市能够自由呼吸,而这里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城市绿地中,这是一种幸福。”泉州晚报党委副书记张春森对记者说,很多发展快的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都是教训多于经验,齐齐哈尔现在虽然发展稍稍滞后,但是可以吸取其他城市的教训,也是一种收获。
在参观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之后,张春森仍然流连不愿离去。张春森说,这里人与自然争地的现象少,这种保护环境的理念应该坚持下去,因为开发与保护相比始终应是保护排在第一位,过度开发将使湿地面积减少,终将留下更大的遗憾。
因为带的相机镜头不够大,张春森在扎龙拍丹顶鹤的放飞时没有抢到最美妙的瞬间。不过,张春森说不要紧,他还要再来鹤城,并且要在冬季来,感受一下四季分明的鹤城冰雪景色。本报首席记者张 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