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记🌱286
清明的穿越
这是长有五瓣丁香的紫丁香树下的4叶车轴草,春天这个季节就可以如此美好:苦菜花开漫甜香,幸运草望幸运花。只是,这株丁香树䌓密的花已盛开过,找见的五瓣丁香花瓣顶端已卷曲,春天就这般激越,岁月又是这般匆匆。
丁香花次第谢幕,木本绣球花已经绽放——又是一年清明。
清明,扫墓祭祖,慎终追远——这是心植着感恩祖先的情结。
先秦时期著作《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国家治理的根本在于祭祀与军事。
之后,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中“祭统”曰: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chù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
主要是讲:礼有五种,最重要的便是祭礼。祭天祭祖,并没有外界强迫,而是发自内心深处。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感物伤时,触景生情,不由地就会追念逝去的亲人,这种生者对逝者的感情表达唯有祭之以礼。贤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礼。贤者的祭祀,会得到天地赐福,此福,非世俗之福。贤者的福,即“备”。所谓“备”,是讲一切事情都有天道。无所不顺,是为备。
我理解:贤者可以获得“备”、”福”,是因为贤者做人善良淳朴,问心无愧;做事正直严谨,踏踏实实。
所以,清明还有一种涵义:心地洁净,春和景明。
清明,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是心怀着热爱自然的情愫。
《礼记·冠义》讲:“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我们的国度是礼义之邦,清明扫墓祭祖是传统文化,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归宿。而祭火又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相信用火可以给逝者带去人间的思念,告知逝者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延续。
这个清明时节没有雨纷纷,天干物燥,大风劲吹。
我们林业人就在对祖先、对自然的感恩和热爱中,行进在山林中,护林防火。
我看到,从华山到蒲城尧山、白水方山到秦岭大夫峪深处,我的同行们不敢松懈,在林区在林缘携装巡护。
华山景区山上所有经营者、环卫工也佩戴起“防火护林员”的袖章。明代起始就香火旺盛的尧山圣母庙会在清明节期间举行,蒲城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全员上山护林,分8个区域包片不间断巡护。
地处桥山余脉方山的白水新卓林场的护林员,清明当天,带着扑火机具、水陪伴着林区群众上坟,群众不能接受不焚燃几张纸钱,护林员就帮群众在坟前挖个避些大风的坑。我不知道护林员给自家先人扫墓没有,但我相信:护林员的助人扫祭的质朴善良、呵护山林的敬畏热爱,就是2200年前我们民族尊崇的“备〞。
在秦岭瓮峪,被千嘱咐万叮咛的山民因为上坟引发集体林林火时,华阴市林业局、林业站、华阳川林场、华山林场、大夫峪口木材检查站我那些因为退耕还林、有害生物防控、森林抚育熟悉的同行们第一时间集结而来,黑夜里将森林灭火弹运送到山上火场,然后继续清理火场。实际上,不论国有林集体林,不论管护主体是谁,林业人对森林的热爱真的已流淌在血液中。
我也看到,华山北峰山桃山杏花开烂漫,郁香忍冬还残存几朵若蝶的水红色花朵,在雄险的山峰背景前分外娇柔妩媚。尧山的紫丁香、白头翁、马蔺、米口袋刚刚盛开,山野顿时绚丽起来。而方山,就是1957年建场的白水新卓林场所在地,当时荒山横亘,而现在10余万亩人工刺槐、油松林郁郁葱葱,白粉的山杏花与明黄的连翘花漫山遍野,已可与秦岭的春山相媲美。而清晨还有远处烟雾缭绕的瓮峪的山杏、连翘更显得从容曼丽,林场墙隅处的诸葛菜紫花摇曳,也千嘱咐万叮咛地告诉我们:护好森林,守住家园。
2025.4.6-7.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