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 正文

青山公益专项基金双课程赋能全民环保行动—“环境教育之认识塑料”四地工作坊收官

媒体:原创  作者:环境保护基金会
专业号: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5/4/10 13:06:21

3月24日-28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青山公益专项基金“环境教育之认识塑料”项目,面向“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第三期项目的40家公益组织合作伙伴,于北京、上海、长沙、重庆四地分别开展了环境教育工作坊。

为应对全球塑料污染挑战,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青山公益专项基金启动了“环境教育之认识塑料”课程开发项目。围绕正确认识塑料、正确处理废弃塑料、正确利用塑料等内容,开发设计了《塑料变形记》(面向社区亲子)与《塑料新生代》(面向高校学生)两门环境教育课程。

《塑料变形记》

目标群体:6-12岁儿童及其家长

课程通过“塑料与我”破冰游戏、“塑料惊奇”知识竞赛、共创环保绘本等互动环节,让孩子发现塑料的“双面性”,掌握分类回收技能。课程还设置“塑料变形记站长”实践任务,鼓励家庭带动社区参与塑料回收行动。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家庭日常行为,如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等,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塑料新生代》

目标群体:大学生

课程以“塑料的一生”为主线,通过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行动方案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反思消费习惯。课程结合真实案例(如海龟误食塑料致死),激发同理心,并设计“50种行动挑战”和“环保承诺信”,推动学生从个人践行延伸至校园/社区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成为环保行动领袖,通过组织塑料回收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网络。

工作坊通过理论讲解、课程演示、分组实践三大模块,帮助参与者掌握课程设计逻辑与教学方法,并配套提供教案、课件、数字化工具(“绿行星球”小程序)及视觉设计资源。在授课期间,学员们展现出极具张力的沉浸式学习状态,尤其是行动挑战环节和角色扮演环节的演绎,让人无法对身边的塑料视而不见。参加工作坊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该课程的设计兼具了科学性又不失趣味性,通过学习丰富了知识、开拓了思路、掌握了环境教育不同受众的授课方法与技巧,受益匪浅。

培训工作坊的举办标志着“环境教育之认识塑料”项目正式进入实践推广阶段。下一步,该项目将依托受训公益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课程,计划年内覆盖超200个社区与高校。同时,“绿行星球”小程序将上线课程学习与活动管理功能,实现环保行动的数字化记录与激励。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环境教育之认识塑料”项目以创新课程为纽带,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让环保意识生根发芽,让绿色行动蔚然成风。期待更多力量加入,携手共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阅读 28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